3D大模型创业,两年间发生了什么?未来能突破现有局限吗?
宋亚宸在采访中围绕3D大模型、工具创业、第四产业及个人体感展开深入探讨,核心观点可总结如下:
### **1. 3D大模型与工具的价值**
- **技术驱动内容革命**:3D大模型(如Tripo)和AIGC工具(如Midjourney)正在重塑内容创作,使普通用户能高效生成高质量内容,推动UGC(用户生成内容)爆炸式增长。
- **体验为核心**:未来价值衡量标准从物理价值转向“体验”,用户通过时间与注意力投票决定内容价值,推荐算法与算力的结合将精准匹配用户与内容。
### **2. 创业策略与路径**
- **产品优先于商业化**:早期阶段聚焦技术差异化和产品打磨,而非急于商业化。以英伟达为例,产品实力是核心竞争力,而非依赖销售团队。
- **长期主义路径**:团队愿景和路径保持稳定,强调“持续强化产品”而非短期BD(商务拓展)或流量投放。两年内未显著调整天使轮BP,体现对长期目标的坚守。
### **3. 第四产业:体验驱动的价值创造**
- **内容产业崛起**:宋亚宸提出“第四产业”概念,认为未来社会将从农业、工业、服务业转向以**创意与体验**为核心的内容产业。物理价值由机器人完成,人类价值源于“创意”。
- **极致体验的追求**:人类天生追求“最优体验”,未来财富将由能创造沉浸式体验的创意者掌握(如小偷模拟器)。算力、推荐算法与内容工具的结合将推动无限内容生成与体验优化。
### **4. 创业体感与个人应对**
- **幸运与平衡**:创业初期资源适中,避免资本“资源诅咒”,保持适度饥饿感。虚拟世界(如《龙与地下城》)成为缓解现实压力的出口,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占比50%可平衡痛苦。
- **对自我的肯定**:回顾创业历程,认为自己选择正确,鼓励两年前的自己坚持创业,强调“创意”与“工具”结合的必然性。
### **总结**
宋亚宸的创业愿景指向一个以体验为核心的新产业时代,技术工具(如3D大模型)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。他通过产品打磨、长期主义路径和虚拟世界的平衡,应对创业挑战,最终推动内容产业从“物理价值”向“创意体验”转型。未来,最具价值的将是能创造极致体验的创意者,而工具与算法的协同将加速这一进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