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顶会竞争如此激烈?博士们卷到什么程度了?

2025-10-12 08:20:24 作者:Vali编辑部

AI顶会为何集体爆仓?近3万篇投稿如何冲击学术圈?

双会场扩容仍难挡压力,研究者如何应对这场学术危机?

最近,AI顶会的爆仓危机让学术圈炸开了锅。NeurIPS 2025双会场扩容后,还是扛不住近3万篇投稿的冲击,400篇论文被砍,研究者们原地心碎。这场学术风暴从哪里开始?背后又藏着哪些真相?

NeurIPS 2025的爆仓危机并非偶然。随着AI技术的爆发式增长,研究者们像打了鸡血一样往顶会上砸论文。数据显示,今年NeurIPS投稿量突破3万篇大关,比去年翻了近两倍。更夸张的是,有些论文在arXiv上提前公开,直接抢了会议的风头。

这场危机的导火索是双会场扩容的"治标不治本"。组委会原本希望通过分设墨西哥城和圣迭戈两个会场缓解压力,结果发现空间依旧不够。有SAC爆料称,400篇论文被直接砍掉,哪怕三位审稿人和AC都通过初审。

这种情况在学术圈引发强烈反弹。有学者直言:"这等于把论文扔进垃圾桶,明明有办法扩容,偏要临时变卦。"更有人吐槽:"拿5444的成绩当炮灰,这算什么公平?"这种"临时变卦"的模式,让研究者们感到被欺骗。

双会场扩容难解燃眉之急

NeurIPS的爆仓危机只是冰山一角。AAAI 2026的投稿量也突破29000篇大关,中国作者贡献了近20000篇。这背后折射出AI研究的井喷式发展,但也暴露了学术评价体系的短板。

第三方评测数据显示,CVPR 2025的录用率降至22.1%,比2023年下降3.7个百分点。ICLR 2025的投稿量突破1万篇,比去年增加4000多篇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无数研究者在"挤独木桥"。

AI工具辅助评审成新趋势

面对论文爆炸,顶会不得不引入AI工具辅助审稿。但这种新趋势也引发争议。有学者指出,ChatGPT堆砌的审稿意见往往言辞华丽却内容空洞,让论文作者钻空子插入"隐身好评提示"。

更令人担忧的是,审稿人数量不足导致质量下滑。ICCV 2025强制投稿作者担任审稿人,但即便论文获得高分,仍可能因"贴海报空间不够"被拒。这种"资源限制"的录用标准,让研究者感到无奈。

学术圈的公平竞技场正在动摇

这场爆仓危机不仅让400篇论文失去展示机会,更让无数研究者陷入信任危机。有学者直言:"现在的顶会评审就像打游戏,分数高就能过,资源多就能赢。"这种"资源竞争"模式,正在改变学术评价的本质。

第三方评测机构指出,AI顶会的爆仓危机暴露了三个关键问题:一是投稿量增长远超预期;二是审稿人资源严重不足;三是评审标准存在"资源限制"的偏差。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,将影响整个学术生态的健康发展。

这场学术风暴的余波仍在持续。研究者们在寻找新的出路,有人转向非顶会期刊,有人尝试"论文预审"服务。但这场由AI技术带动的学术革命,正在重新定义科研的边界与价值。

从爆仓危机到学术变革,这场风暴或许正在孕育新的学术生态。当投稿量突破极限,当评审标准面临挑战,AI顶会的爆仓危机,正在成为学术界反思与转型的契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