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老兵的AI玩具,凭什么销量爆发?这波融资背后,藏着什么机会?
你相信光吗?
在你正式做出回答之前,AI玩具领域已经用行动告诉我们:有人依然相信。
全球首款迪迦奥特曼AI玩具正式发售,国产的。
长这样:
(没错,最左边背对咱们的是同期发售的赛罗hhh)
就在大家都盯着具身智能、AI眼镜赛道的时候,一位阿里前天猫精灵老兵,选择了一条看起来没那么性感的赛道——AI毛绒玩具。
公司跃然创新,又名Havivi,一家基于AIGC技术的玩具公司,视玩具为人类从天性出发的最伟大的发明(没有之一)。
把玩具视为AIGC最佳普及商业机遇的同时,跃然创新又瞧准了中国智能制造的优势。
奥特曼AI玩具是他们刚刚推出的第二款产品。
伴随着这个消息公布的,还有该公司宣布完成2亿元A轮系列融资。
产品升级:从‘联网音响’到‘AI Friend’
奥特曼AI玩具看似给大模型语音互动硬件套了个毛绒玩具壳,但团队说,绝对不是简单‘套皮’。他们重新设计了底层交互结构,尤其是内容生成逻辑。
大模型虽然能生成流畅的对话,但在面对角色扮演时,容易串戏:同一个问题,不管是奥特曼还是奶龙,回答方式都差不多,顶多换个语气。角色变成了换皮NPC,体验很难沉浸。
所以在CocoMate里,他们干脆让角色有世界观。这也是选择和大IP联名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从声音风格、语言逻辑、情绪反应,到回答内容,CocoMate都和角色背景做了强绑定。同一个问题,迪迦回答是迪迦的声音、逻辑、世界观,赛罗回答则有赛罗的那一套。
对孩子来说,这是‘某个角色真的在和我说话’,而不是一个AI在输出答案。
技术迭代:让AI更像人
为了实现更好的互动体验,有几个关键的技术点做了迭代或提升:
端到端语音模型:不是语音转文本+文本生成+TTS回传的老三件,响应速度快很多;
多音轨混音技术:故事播放过程中随时插入问答,回答完成后继续讲故事;
深度思考模型:不与用户交互时,后台自主学习、更新知识;
内容安全审核:针对儿童用户,过滤不适合的各种敏感内容。
CocoMate还有一个特别值得一提的功能——在用RAG等实现长期记忆能力的同时,配备了遗忘机制。
这是专门为长期记忆系统设计的一套‘忘掉不重要信息’的策略。团队参考人类记忆规律,根据时间因素、提及频率、关联强度、情绪浓度,形成一个函数模型。
如果一段记忆时间久远+很少提到+没有强关联+情绪强度低,那系统就会标记它为‘可被遗忘’,不再在对话中调用。
‘第一代产品只做了长期记忆系统。但用户体验反馈,让AI别太轴,什么都记得。最好像人一样,会忘记,有选择地记。’李勇解释。
市场定位:不只是儿童市场
‘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AI设备能成为你的朋友,之前都是工具。’
李勇对AI玩具的定位很清晰,给人以情绪价值,而非功能价值。
在产品上市之前,李勇和团队没有闭门造车,在国内、海外调研了不少方向。国外的Character.ai等陪伴式Chatbot,到国内做得比较成功的情绪型产品,几乎统统看了一遍。
他们总结道,Character AI、Tolan这种陪伴式Chatbot,前者角色感强但离真实交互太远,后者轻巧但易碎,都给了他们挺多灵感。
甚至有灵感来源于蚂蚁庄园。
在支付宝里喂小鸡这种游戏化设计,用户参与少、粘性却高,因为‘每天就是有一只小鸡在等我去喂’。
(感觉和当年大火的旅行青蛙有些微异曲同工之妙)
几番打磨下来,又有上一代产品20万的销量攥在手里,李勇不讳言自己心目中对产品的评价,直称‘同量级的对手几乎没有’。
量子位又问他,中国硬件制造是强项,大模型技术迭代又很快……他知道我们想问什么,飞快回答:
短期看是IP和技术体验的壁垒,长期看,是用户和AI朋友之间的情感记忆。
那种用了两年、知道你所有喜好和故事的关系,换谁都替代不了。
再说了,对方大概率还没踩完我们踩过的坑。全踩一遍,也需要费点时间。
话虽如此,他和团队又好像并没有轻视市场竞争。
‘现在(我们)还小,不着急招呼竞争对手来。’他哈哈一笑,‘先把产品和体验做好,等出货能到100万台,当然希望赛道里越多玩家越好。’
据透露,跃然创新也在尝试逐步拉开IP策略上的差距,因为在这家公司看来,AI玩具的未来不只有儿童市场。
产品后期或将分为两条线:
一条是儿童线,重点在熟悉和安全感,代表作就是和奥特曼合作的这款CocoMate联名款,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度高、世界观立得住、性格有辨识度的角色。
另一条是成年线,规划中将尝试做更轻量、偏情绪陪伴的角色设备。
相关产品已经在推进中,预计今年上市。首款产品依然会采用IP联名模式,选择了‘现在年轻女性熟悉、好感度高的热门IP’。
不过到底是什么IP他们不肯透露,量子位猜了好几个都被pass了(扶额)……
One More Thing
‘做AI玩具,最缺的是哪一类人才啊?’
李勇的答案是,设计师。
需要的AI技术水平提上来,并且已经市场验证过了了。现在更头疼的是,怎么让IP角色不崩人设,以及如何孵化出市场认可的自有IP。
技术能追,IP能模仿,但情感记忆一旦点亮,就很难能被替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