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商转型AI,真的能起死回生吗? 快手新玩法,靠AI能搞定吗?

2025-10-12 10:30:20 作者:Vali编辑部
【快手财报深度解读:用户粘性与AI变现双轮驱动】 一、用户生态稳定:扩张停滞下的高粘性优势 二季度快手月活达7.15亿,环比增加300万人,主要受益于电商旺季带动。数据显示,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保持在127分钟,同比提升5分钟。值得注意的是,用户粘性指标DAU/MAU稳定在57%的高位,表明平台对核心用户的吸引力持续增强。从运营成本角度看,二季度用户运维成本指标(销售费用+内容成本)增速延续放缓趋势,印证了快手在控制开支方面的策略成效。这种稳定状态为平台后续变现提供了坚实基础。 二、电商超预期:泛货架模式开启新赛道 二季度电商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速达26%,其中可灵收入2.5亿,全年目标提升至1.25亿美元(约9亿人民币)。核心增长动力来自人均付费的提升,GMV同比增长15%。在视频号等竞品冲击下,快手的泛货架电商占比提升至32%,其中618期间商城场景日均动销商家同比增长30%。这一转变意味着平台正从传统直播电商向更广泛的电商生态拓展。不过,直播电商模式对平台的流量变现效率仍有优化空间,需加快泛货架电商渗透率提升。 三、广告回暖:结构性变化带来新机遇 二季度广告收入198亿,同比增长13%,主要受益于AI技术提升广告转化效率。细分领域中,内循环广告(电商)和外循环广告(短剧、游戏)成为增长主力。尽管宏观环境未明显回暖,但结构性调整正在发生:短剧投放的增量实质上侵蚀了长视频的市场份额。这种变化为平台开辟了新的广告增长点,但需警惕长视频内容生态的持续萎缩风险。 四、直播小超预期:优质内容持续发力 二季度直播打赏收入100亿,同比增长8%,高于市场预期的5%。这主要得益于快手持续引入优质公会,二季度签约公会数量同比增长20%,主播数量增长30%。尽管直播收入分成成本比例同比上升,但优质内容的持续输出支撑了平台的变现能力。值得注意的是,职场招聘和房屋中介等延伸场景增长放缓,显示出直播生态正在向多元化方向演进。 五、利润结构优化:核心业务持续发力 二季度快手实现GAAP净利润49.22亿,同比下滑24%。但Non-GAAP净利润达56亿,同比增长16%,超出市场预期。核心主业经营利润近47亿,利润率13.4%,同比小幅提升。这一改善主要得益于收入扩张摊薄了成本投入,尽管海外业务投入导致管理费用增长近翻倍,但销售费用的稳定增长(仅5%)有效控制了整体成本。从区域表现看,巴西市场通过全链路数字化赋能商家经营,为海外扩张提供了新的增长点。 【深度观察】 Kling AI的变现能力成为市场关注焦点。截至7月,Kling年化流水约1.8亿美金,但Sensor Tower数据显示用户活跃度和流水增幅未达预期,导致市场一度下跌7%。这一波动反映出ToB端和ToP端(专业创作者)的使用场景在Sensor Tower监测范围之外。未来需重点关注管理层对Kling全量用户数的阐述,以及不同平台的分布情况,以更准确评估其市场表现。 整体来看,快手二季度财报展现出强劲的韧性:用户粘性保持高位、电商模式持续创新、广告变现路径拓宽。虽然面临竞争压力和环境挑战,但核心业务的稳定增长为平台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能。随着Kling AI的深入应用,快手有望在内容生态和商业变现双轨并行中实现新的突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