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 代理能解放 DevOps 吗? 跨平台协作,内耗焦虑该如何解决?
近日,一家专注企业级DevOps工具的AI初创公司SRE.ai迎来重要节点。这家由谷歌研究院与DeepMind前员工创办的公司,不仅正式揭开市场面纱,更完成72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。融资由Salesforce Ventures与Crane Venture Partners联合领投,超额认购的市场表现印证了其技术路线的前瞻性。
从技术背景来看,SRE.ai的两位创始人在谷歌体系内积累了深厚经验。2024年创办公司前,阿耶(现任CTO)与卡迪亚拉(现任CEO)分别在谷歌研究院和DeepMind从事研发工作。他们接触到谷歌内部成熟的DevOps工具体系,流程顺畅且效率极高。但与外部工程师交流时,发现企业用户面临明显痛点:处理元数据冲突、拼接低代码工具对接企业应用、跨平台兼容性等问题频繁出现。
这种"工具鸿沟"成为创业契机。阿耶回忆道:"当时我们看到外部工程师在5个工具间反复切换,处理琐碎任务耗费大量时间。这让我们意识到,企业需要的不是孤立的工具,而是能打通全流程的智能中枢。"正是这种认知,推动他们在2024年正式创立SRE.ai,目标直指企业DevOps的效率瓶颈。
自然语言AI代理系统是SRE.ai的核心产品。这套系统能像人类同事一样理解需求,执行持续集成、自动化测试等复杂工作流。更关键的是,它能打破AWS、GCP、ServiceNow等多平台壁垒,实现"一处交互,全平台联动"。
以搭建软件发布流水线为例,AI代理会自动衔接AWS计算资源、ServiceNow工单系统,无需用户分别登录不同平台。若需监控数据异常,系统还能生成定制化洞察仪表盘,实时同步关键指标。这种跨平台操作让IT团队从"救火队员"转变为"战略执行者",专注更高价值的项目。
在差异化竞争方面,SRE.ai展现出明显优势。当前DevOps工具赛道已有Copado、Gearset等玩家,但SRE.ai的全平台适配能力成为突围关键。"多数竞品只能覆盖单一云平台或特定场景,"卡迪亚拉解释道,"而我们的AI代理能打通从AWS、GCP、Azure到Salesforce、ServiceNow的全链路,这符合企业实际需求。"
技术基因也为产品加分。依托谷歌研究院和DeepMind的背景,SRE.ai的AI代理在"风险控制"上更严谨:执行任务前会先评估自身"自信度",若判断操作可能影响核心数据或系统稳定,会及时提示人类干预,避免"AI幻觉"导致的失误。
此次72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的"超额认购",印证了资本市场对SRE.ai方向的认可。卡迪亚拉将融资过程形容为"高认可度",而这一成果离不开Y Combinator创业孵化器的资源对接。通过YC项目,团队顺利与Salesforce Ventures、Crane Venture Partners等领投方建立深度联系。
新资金将用于两方面:一方面重点扩招团队,优先招募AI工程师与Salesforce专家。前者用于优化AI代理的跨平台适配能力,提升复杂场景下的任务执行精度;后者则更好服务依赖Salesforce生态的企业客户,打造更贴合业务需求的解决方案。另一方面,持续扩展产品功能,计划覆盖更多DevOps细分场景,比如自动化故障排查、智能资源调度等。
卡迪亚拉表示:"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不少早期客户的积极反馈,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把团队建强、把产品做深。"SRE.ai的目标不止是"推出一款工具",而是推动企业DevOps从"工具拼接"向"智能协同"升级,让AI真正成为IT团队的"高效搭档",而非简单的辅助工具。随着融资到位与市场拓展,这家谷歌系创业公司,或许将在企业级AI应用赛道上走出更清晰的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