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波AI工具,能帮你搞出啥新奇花样? 500万美元融资,这家团队的野心有多大?

2025-10-14 08:05:18 作者:Vali编辑部

图片来源:OpenArt

如今互联网上掀起一股AI创作热潮,各种离奇角色组成的视频内容层出不穷。穿着运动鞋的鲨鱼、顶着卡布奇诺脑袋的芭蕾舞者等画面,正以短视频形式在年轻群体中引发热烈讨论。这种将AI技术与创意表达结合的新型内容形式,正在重塑数字内容创作的生态。

在众多AI内容工具中,OpenArt的"一键故事"功能成为近期关注的焦点。这款由前谷歌员工团队打造的视频生成工具,通过简单输入即可生成完整故事线的视频内容。从TikTok的轻松日常到YouTube的深度解说,这种创作方式正在改变传统视频制作流程。

OpenArt的崛起并非偶然。自2022年成立以来,这家初创公司已获得500万美元融资,并实现正向现金流。其月活跃用户突破300万,显示出市场对AI视频工具的强烈需求。这种用户基数不仅体现在数量上,更反映在内容创作的多样性上,从角色Vlog到音乐视频,各种形式都在AI工具的加持下快速落地。

在功能设计上,"一键故事"展现出独特优势。用户只需输入一句话、一段脚本甚至一首歌,就能生成具有叙事性的视频内容。这种创作模式打破了传统视频制作的复杂流程,让普通用户也能轻松完成专业级内容创作。测试中发现,当用户上传歌曲时,系统能智能理解歌词内容,生成符合主题的动画场景,比如展现花园中鲜花盛开的画面。

技术细节方面,OpenArt整合了超过50种AI模型,包括DALLE-3、GPT、Imagen等主流工具。这种多模型协同机制,让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创作工具。在编辑环节,平台提供故事板模式,允许用户对提示词进行精细化调整,确保最终输出符合预期。

图片来源:OpenArt

这种创作方式虽然降低了内容生产的门槛,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。测试过程中发现,"角色视频博客"功能可能涉及法律灰色地带。以皮卡丘、海绵宝宝等经典形象为例,这些受版权保护的角色在AI生成中容易引发侵权风险。今年六月,迪士尼和环球影业就曾起诉Midjourney公司,涉及AI生成图像的版权问题。

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,若视频被认定侵犯版权,可能面临被社交平台下架的风险。更严重的是,如果用户被认定参与侵权行为,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OpenArt联合创始人Coco Mao表示,公司已建立防范机制,当用户上传受版权保护的角色时,系统默认会拒绝生成相关内容。不过偶尔仍会出现漏网之鱼。

为降低风险,OpenArt正与主要版权方洽谈角色授权事宜。这种主动对接策略,既保障了内容创作的自由度,又兼顾了版权方的权益。这种平衡点的把握,正是AI内容工具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。

在技术实现上,OpenArt展现出独特优势。与其他视频生成工具相比,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保持角色一致性。普通视频模型往往依赖简单独立的片段,需要用户自行拼接成连贯故事,而OpenArt则致力于确保视觉呈现和叙事的整体连贯性。

这种一致性对于内容质量至关重要。Coco Mao指出,许多AI工具难以真正解决角色统一的问题。如果角色形象不统一,观众很难沉浸到故事中。这种技术突破,正是OpenArt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。

图片来源:OpenArt

展望未来,OpenArt计划进一步优化"一键故事"功能。下一步将支持用户创建包含两个不同角色对话的视频内容,这种互动性将大大提升内容的趣味性。同时,开发移动应用程序的计划也在推进中,这将让AI视频创作更加便捷。

在商业模式上,OpenArt采用基于积分的付费系统。基础版每月14美元可获得4000积分,包含最多4个"一键生成"故事、40个视频、4000张图片和4个角色使用权。进阶版每月30美元提供12000积分,支持最多12个"一键生成"故事。无限版每月56美元包含24000积分,另提供团队方案,每位成员每月35美元。

这种分层定价策略,既满足了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,又为平台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。随着AI视频工具的普及,这种商业模式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。

AI视频工具的兴起,正在改变内容创作的底层逻辑。从简单的图片生成到完整的视频叙事,这些工具让创意表达变得更加自由。然而,如何在创意自由与版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,仍是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。OpenArt的实践表明,通过技术优化和商业模式创新,AI内容工具有望在保持创作活力的同时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图片来源:OpenA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