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应用增长遇冷,用户活跃度为何下降?百度接盘DeepSeek,用户流失原因查清了吗?

2025-10-14 08:55:15 作者:Vali编辑部

QuestMobile最近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国内AI应用市场报告,揭示了当前技术应用的深层矛盾。数据显示,尽管AI功能渗透率持续提升,但用户活跃度呈现两极分化,头部应用与长尾产品之间形成明显断层。这种现象背后,既反映了技术迭代带来的机会窗口,也暴露了市场生态的结构性挑战。

移动端与PC端的差异化表现尤为显著。在手机厂商主导的AI应用生态中,智能问答、图像编辑等场景已形成稳定用户群体,但这些功能往往依赖系统级权限实现无缝体验。相比之下,PC端AI应用在效率办公领域展现复苏迹象,但长尾应用的生存空间正被头部产品挤压。这种差异源于移动端高频交互特性与PC端深度工作流需求的天然契合。

从应用梯队来看,当前市场呈现明显的分层态势:第一梯队由头部互联网企业主导,通过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用户粘性;第二梯队以手机厂商原生应用为核心,侧重场景化功能创新;第三梯队则是大量长尾应用,面临用户流失和功能同质化双重压力。这种结构分化在AI搜索领域尤为明显,头部玩家通过场景闭环占据优势,而中小应用则陷入流量争夺的恶性循环。

在具体表现上,DeepSeek等原生搜索应用遭遇用户分流,其流失群体中近半数转向百度,这反映出搜索需求的持续释放与渠道分流并存的市场现状。与此同时,夸克等应用通过场景化改造实现用户粘性提升,证明内容驱动型AI产品的独特价值。这种分化态势预示着未来AI应用将向垂直领域深度渗透,形成领域内的生产力中枢。

手机厂商的转型尤为关键。尽管系统级整合能力为Agent落地提供天然优势,但当前原生App在AI功能创新上仍显不足。荣耀YOYO助理的智能化程度领先,显示出差异化能力的重要性。这种竞争格局下,技术迭代速度、场景深耕能力与生态整合效率,将成为决定AI产品成败的核心要素。

从市场格局看,AI应用正在经历从"工具化"向"场景化"的转变。头部企业通过构建完整解决方案巩固用户心智,手机厂商则需突破预装依赖,打造更具主动使用价值的AI功能。这种演变趋势下,技术能力与场景适配度的双重提升,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战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