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deway 靠什么打造爆款?土耳其套壳工厂背后的秘诀是什么?

2025-10-14 10:20:07 作者:Vali编辑部

今天要聊的是土耳其的AI新秀Codeway,这家公司的官网是https://www.valimart.net/。和之前介绍的中国、美国AI创业公司不同,Codeway走的是另一条路子,它不是靠核心技术或豪华团队起家,而是通过快速复制推出60多个AI应用,像一个专门生产AI应用的工厂。这种“套壳”模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像流水线作业,但确实帮它在AI领域站稳了脚跟。

说到Codeway,它总部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,2020年才成立。这家公司一开始是做手机清理工具起家的,但很快发现AI才是未来趋势。他们抓住机会,把AI技术应用到各种消费级应用中,比如换脸、绘画、聊天机器人等等。短短几年时间,Codeway就完成了从工具开发者到AI应用工厂的蜕变。现在它旗下有三款产品进入了知名风投a16z发布的全球Top50 AI应用榜单。

从产品角度来看,Codeway的布局非常有意思。他们不是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,而是打造了一个覆盖娱乐、工具、教育等多个场景的AI产品矩阵。这些应用虽然在技术深度上未必比得上某些大厂,但胜在精准定位和用户体验。比如他们的AI换脸应用FaceDance,在TikTok上掀起了一波创作热潮,相关话题观看次数高达1.81亿次。

Codeway的产品策略其实很有讲究。他们首先用Clean Up这种实用工具打下基础,然后通过FaceDance这类娱乐型应用打开市场。接着又抓住AI绘画热潮推出Wonder,再借着ChatGPT的热度推出Chat With Ask AI。这种“蹭热点”的打法让它们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,产品线从最初的10款扩展到60多款。

在用户获取方面,Codeway玩的是数据驱动的游戏。他们用精准广告投放策略,比如针对印度裔移民群体推出Learna语言学习应用,用南亚面孔的AI教师和“学英语很简单”的广告语,成功吸引大量目标用户。数据显示,这类广告单条曝光量常超千万次,显著降低了获客成本。

区域市场策略也是Codeway的制胜法宝。他们把高付费意愿的美国、加拿大市场作为核心,同时布局印度、东南亚等新兴市场。在印度,他们利用当地“三语教学”政策,结合年轻人口结构和留学需求,快速获取海量用户。这种“双线作战”的策略让Codeway在不同市场都能找到生存空间。

变现模式上,Codeway玩的是混合策略。他们几乎全线产品都采用“广告+内购”模式,但根据不同产品特性设计了不同的方案。比如娱乐型产品FaceDance用“轻订阅+重广告”策略,用户打开应用就能看到基于自己照片生成的趣味动画,此时弹出订阅页面(2.99美元/周),背景正是个性化内容,极大提升付费冲动。

工具型产品如Chat With Ask AI则用“功能锁定+权益驱动”策略。新用户仅发送3条免费消息,超出后需订阅;PhotoApp则要求免费用户编辑每张图片需观看两段广告,同时在广告展示期间突出“去广告”的订阅权益。这些设计充分利用了工具类用户完成任务的强意愿,将其转化为付费用户。

在订阅设计上,Codeway玩的是“心机”战术。他们多采用“周订阅+终身订阅”组合,放弃传统的月订阅模式。数据显示,周订阅贡献了内购收入的80%以上,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这种设计利用消费者对小额支付的敏感度降低,提高了付费转化率。

免费试用策略也是Codeway的亮点。几乎所有产品都提供3天免费试用,但通过巧妙的界面设计降低用户取消率。比如免费试用选项被设计为“开关按钮”,标注“现在无需付款”,并在旁边添加倒计时,营造紧迫感。这种设计让用户体验和商业转化达到平衡。

Codeway的变现策略被一些媒体称为“丧心病狂”,但它的成功之处在于根据不同产品特性找到平衡点。比如刚需产品承受更高频付费提示,如PhotoApp在用户操作关键路径插入广告;非刚需产品减少打扰,如FaceDance仅在应用启动时展示订阅页。这种精细化运营让Codeway在商业化上表现亮眼:公司应用内购总收入超5693万美元,单月收入峰值达400万美元以上。

最后想说,Codeway确实是个“爆款投机者”和“套壳APP工厂”,但它的成功也值得借鉴。通过“套壳”积攒的资本,Codeway未来转型空间充满各种可能。这种模式虽然看起来像流水线作业,但确实帮它在AI领域站稳了脚跟。从产品布局到变现设计,Codeway都展现出了对市场规律的深刻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