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IC2025的惊喜在哪里?AI硬件的未来走向何方?

2025-10-14 11:20:22 作者:Vali编辑部

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)的展厅里,琳琅满目的AI硬件让观众目不暇接。从汽车到眼镜,从耳机到智能手表,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进日常用品的每个角落。这场科技盛宴中,AI耳机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。未来智能带来的AI会议耳机Pro 3和Air 2,凭借其内置的viaim大脑AI Agent,成功吸引了大量关注。作为智能硬件领域的代表企业,未来智能还入选了上海市重点签约项目。这场盛会不仅展示了AI硬件的最新成果,更揭示了AI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广阔前景。

在AI硬件百花齐放的今天,不少产品虽然打着“智能”旗号,但实际体验却让人失望。许多厂商将AI功能作为噱头,堆砌各种技术参数,却忽略了用户真正的使用场景。这种“为智能而智能”的内卷现象,让不少产品沦为昙花一现。以Humane为代表的创业公司,虽然背靠强大资本,最终也未能突破市场瓶颈。这说明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盲目追求大而全反而会稀释产品的核心价值。

那么,AI硬件究竟应该走什么路线?垂直场景的深耕或许是最有效的答案。办公会议作为高频刚需场景,天然具备AI应用的基础条件。每天数次的会议,不仅需要高效的记录功能,更需要即时的信息处理能力。传统纸质笔记容易遗漏关键信息,而AI耳机则能随时捕捉语音数据,自动整理会议纪要。这种“无感介入”的体验,正是AI技术在垂直场景中最直观的价值体现。

AI硬件的落地,离不开扎实的技术积累。未来智能CTO王松在直播间详细解析了viaim大脑的架构设计。传统耳机的ENC降噪算法主要考虑通话清晰度,而AI耳机需要的是让AI听懂用户说话。这意味着从数据采集到传输协议,都需要重新设计。王松指出,传统蓝牙协议仅有“通话”和“听歌”两种模式,无法满足连续语音数据的传输需求。未来智能为此专门开发了第三种“AI交互模式”,确保语音处理的稳定性和实时性。

在产品设计上,未来智能坚持“5+X法则”。前五项硬件指标——音质、降噪、续航、佩戴舒适度和外观设计,是AI耳机的基础。只有这些核心体验达到标准,才能为AI功能的加持提供保障。马啸在产品发布会上强调:“拿掉AI,耳机本身也要值这个价。”这种务实的产品理念,让未来智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
AI耳机的未来不止于当前功能,而是向更深层次的智能进化。viaim大脑规划了“阶梯式进化”路径,从单点突破到多终端协同。马啸透露,未来智能的目标是打造软硬件一体的Agentic AI办公助理。这种系统能够主动感知用户需求,在通勤时整理待办事项,会议后自动生成思维导图。更进一步的设想是,通过多终端融合,实现“听你所听,看你所看”的智能交互。

垂直场景的深耕并非固步自封,而是为横向拓展奠定基础。未来智能的扩张路线清晰可见:先以耳机为载体在办公会议领域站稳脚跟,形成技术和数据壁垒;然后纵向深化单点能力,研发专用大模型;横向拓展终端生态,构建“一脑多端”的感知矩阵。这种“以点带面”的战略,让AI硬件从单一场景走向更广阔的市场。

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,谁掌握了用户意图的入口,谁就掌握了未来主动调度的权杖。未来智能用实际案例证明,垂直场景的深耕不仅能够提升用户体验,更能为AI硬件的商业化提供坚实支撑。这种务实的创新路径,或许正是AI硬件走向成熟的关键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