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华系AI公司,背后是哪些订单?AI工具能帮设计师做什么?

2025-10-15 08:35:10 作者:Vali编辑部
【算力优化赛道的"老将":是石科技如何用技术思维破局】 (双标题:当AI爆发遇上算力焦虑,这家企业怎么选择?) 在AI大模型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,算力焦虑已成为行业标配。但对是石科技创始人闫博文而言,这并非危机,而是检验技术认知的试金石。作为一家深耕计算优化领域多年的企业,他们用"技术先于趋势"的思维,在算力战场开辟出独特路径。 【从"囤地"到"调度":算力焦虑背后的博弈】 2023年,当数十家算力中心争相签约时,是石科技却选择按兵不动。这种看似"保守"的决策,实则暗含深意。闫博文坦言:"我们更看重算力的调度能力,而非单纯囤积。"数据显示,当前算力中心已超千家,未来必将出现大量闲置资源。若盲目囤积,一旦错过最佳窗口期,算力折旧将造成巨大损耗。 这种前瞻性判断,源于对行业规律的深刻认知。"老黄定律"的出现,让底层芯片供应不再如预期严峻;国产算力的快速迭代,也为市场提供更丰富选择。在闫博文看来,算力焦虑的本质是供需关系的动态平衡,而非简单的技术竞赛。 【年轻团队的"松弛感":决策效率的制胜关键】 93年出生的闫博文带领着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团队,这种年轻化配置带来显著优势。面对上亿订单,团队能在24小时内完成决策。这种高效决策背后,是"不内耗"的团队文化。当被问及是否介意行业竞争加剧时,闫博文的回答令人意外:"玩家越多市场越大。"这种开放心态,正是技术赛道持续创新的必要条件。 【性能与通用性的博弈:算力优化的终极命题】 在算力优化领域,存在一个结构性张力:性能提升往往以牺牲通用性为代价。针对特定任务深度定制的算力方案,虽然能实现性能爆破,但难以迁移到其他场景。而通用接口虽适配范围广,却牺牲了性能优势。这种矛盾,正是当前算力领域发展的核心命题。 是石科技的解决方案是:将计算中心按场景划分,集中资源打造场景化算力方案。这种"专攻某一场景"的模式,既保证了优化深度,又提升了资源利用率。正如闫博文所说:"未来的计算中心,应该像专精领域的专家,而非地域划分的通用选手。" 【技术储备的释放:从"水面下"到"大放异彩"】 2025年,是石科技开始加速亮相。在WAIC大会上,团队展示了最新技术成果;标准化产品即将发布,新一轮融资筹备中。这种技术储备的释放,印证了"早有蜻蜓立上头"的行业规律。在AI爆发的浪潮中,是石科技用技术思维构建起独特的护城河。 从科学计算到AI大模型,从算力调度到场景优化,是石科技的实践揭示了一个真理:在算力赛道,技术认知比盲目跟风更重要。这种以计算本质为锚点的思维,或许正是他们持续领跑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