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大模型,真的懂金融业务?能帮省钱的工具,在哪儿能找到?

2025-10-15 08:50:16 作者:Vali编辑部

在社交平台上,「AI帮我选基金,结果赚了8%」、「AI自动炒股,秒杀巴菲特?」之类的帖子不时刷屏,炒股机器人、对话式理财助手有关的Agent也不断涌现。这些AI工具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理财方式,但真正让人放心交付资金的,还需要更专业的技术支撑。

当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开始尝试用AI进行投资决策时,一个关键问题浮出水面:这些AI真的懂金融吗?理财不仅是计算数字,更涉及复杂的业务逻辑和风险控制体系。从基金配置到股票交易,再到合规审查,每一步都需要精准判断。而蚂蚁数科最新发布的Agentar-Fin-R1,正是为解决这个难题而生。

这款金融推理大模型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正式亮相,它不仅是技术突破,更是金融行业智能化的重要里程碑。相比普通AI,它更擅长处理金融领域的专业任务,比如识别市场趋势、分析投资组合、监控风险指标等。这种能力让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中拥有了更可靠的工具。

在通用大模型同质化严重的当下,为何还要专门打造金融大模型?蚂蚁数科给出的答案很明确:金融行业对模型的要求远比其他领域复杂。既需要深入理解金融知识,又要具备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,还要确保合规安全。Agentar-Fin-R1正是为应对这些挑战而诞生。

金融领域的数据就像一座宝库,但这座宝库需要专业钥匙才能打开。研发团队为Agentar-Fin-R1专门构建了覆盖银行、证券、保险等场景的金融数据集,包含6大类66个细分场景。这些数据不仅量大,而且高度专业化,确保模型能准确理解金融业务的复杂性。

更特别的是,训练过程中引入了「原则类合成数据」,让模型在学习阶段就养成合规习惯。比如数据使用要符合监管要求,身份验证要严谨,反洗钱流程要到位。这种设计让Agentar-Fin-R1在处理金融事务时,能天然规避常见风险。

对于金融机构来说,成本和效率始终是关注重点。Agentar-Fin-R1采用了创新的加权训练算法,就像一个聪明的学习者,能动态发现模型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强化。这种设计让后续业务应用中,减少二次微调所需的数据和算力,大幅降低部署门槛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这款模型具备自我进化能力。金融市场变化快,新政策、新产品层出不穷。Agentar-Fin-R1通过动态更新的金融任务体系和加权训练机制,能持续吸收最新信息,发现自身盲点并补齐短板,确保知识和能力始终与行业同步。

在性能表现上,Agentar-Fin-R1展现了强大实力。32B版本在MATH测试中获得93.80分,在GPQA测试中达到68.18分,这些成绩与同参数量的通用模型相当甚至更优。而在金融专项测试中,它更展现出独特优势,比如FinEval1.0和FinanceIQ测试中,全面超越DeepSeek-R1等高参数模型。

蚂蚁数科还牵头制定了金融智能体评测新标准Finova,涵盖智能体能力、复杂推理能力和安全合规三大维度。这个由蚂蚁与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制定的评测体系,已在GitHub开源。在Finova测试中,Agentar-Fin-R1-32B获得最高分,甚至超越参数规模达671B的DeepSeek-R1。

目前,Agentar-Fin-R1提供了32B和8B两种参数版本,还有基于百灵大模型的MOE架构模型以及14B和72B的非推理版本,满足不同机构的部署需求。从上海某银行打造的「对话即服务」AI手机银行,到覆盖所有国有和股份制银行的金融场景应用,蚂蚁数科正在加速推动大模型技术落地。

未来,金融大模型的应用深度将成为金融机构竞争力的关键要素。Agentar-Fin-R1的出现,为这场智能竞赛增添了一个重量级专业选手。对于正在寻找AI工具的用户来说,这款模型不仅代表着技术进步,更意味着更可靠的金融解决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