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eam游戏AI越来越火?这背后意味着什么?游戏开发,AI能帮上什么忙?

2025-10-15 09:05:02 作者:Vali编辑部

Steam平台上AI生成内容游戏数量在2025年达到7818款,占平台总游戏数的7%。这个数字在短短一年内翻了八倍,反映出AI技术在游戏开发领域的渗透速度。从视觉设计到互动体验,AI正在重塑游戏开发的各个环节。

这份数据来自前Valve顾问Ichiro的最新调查。他利用Steam商店页面的公开信息,统计出使用AI技术的游戏数量。数据显示,2025年有近20%的新游戏在发布时披露了AI使用情况。这种变化得益于V社今年1月的政策调整,要求开发者在游戏介绍页面注明AI使用方式。

AI技术的应用范围远超预期。根据Ichiro的分类,视觉资产占60%,包括角色设计、背景纹理和3D模型等。音频内容涉及背景音乐、角色配音和旁白,文本叙事涵盖物品描述到故事情节。宣传材料如游戏描述和横幅也常由AI生成。更值得关注的是游戏代码部分,大量开发工作借助生成式AI完成。

玩家对AI生成内容的反馈呈现两极分化。《My Summer Car》因房间内出现AI画作获得8.65万条评论,而《Liar's Bar》因配音由AI生成引发4.3万条评论。这种差异反映出玩家对AI技术在游戏中的不同接受度。部分开发者认为AI能提升效率,但也有创作者担忧内容质量下降。

实时生成内容成为AI游戏的新趋势。《AI Roguelite》这类游戏通过AI动态生成文本、图像和音乐,为玩家带来独特体验。国区58元的售价下,400+评论中83%的好评率显示出市场对这类创新游戏的认可。开发者称这是"世界上首款完全由AI生成的游戏",能根据玩家输入实时调整剧情走向。

开发者对AI技术的态度呈现分化。《陷阵之志》团队认为小规模游戏开发不需要AI快速生产内容,更倾向人工定制方案。而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的AI应用因与核心体验关联度低,未引发玩家反感。这种差异说明AI技术在游戏中的应用效果取决于具体场景。

版权争议成为AI游戏发展的主要阻碍。《幻兽帕鲁》因使用AI生成宝可梦形象引发讨论,尽管开发商解释为外包翻译使用AI,但仍遭玩家质疑。11bit工作室新作《多重人生》也因字幕出现大语言模型提示词陷入舆论风波,反映出AI生成内容的版权界定难题。

技术革新与玩家体验的平衡是关键。《Covert Protocol》展示的AI技术虽具潜力,但伦敦国王学院Mike Cook教授认为,游戏AI的突破点在于如何重塑玩法而非单纯模拟人类工作。像《蔚蓝》通过AI降低难度的尝试,展示了AI技术在提升游戏可玩性方面的价值。

从开发者角度看,AI技术带来的核心问题有两个:一是经济影响,AI融入工作流如何改变生产成本;二是体验革新,AI如何提升或改变游戏面貌。这两个维度决定了AI技术在游戏领域的最终价值。Steam平台上的实践表明,AI正在从辅助工具演变为游戏开发的核心要素。

随着技术进步,AI生成内容游戏的体验将不断优化。从视觉设计到互动机制,从叙事结构到玩法创新,AI正在推动游戏开发进入新阶段。这种变革既带来了效率提升,也引发新的创作思考,为游戏行业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