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加坡AI创业潮,下个爆点在哪里? 这些创业者,都在寻找什么?

2025-10-16 08:10:12 作者:Vali编辑部

新加坡正成为AI创业的黄金跳板

在东南亚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,AI创业者们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。从2023年到2024年,新加坡的AI创业氛围愈发浓厚,这场由AI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正在重塑整个地区的商业格局。

近日在新加坡举办的AI沙龙现场,100个座位很快被挤满,不得不临时增设分会场。这场由Google主办的活动吸引了大量华人创业者,他们带着对AI技术的热情和对市场的敏锐嗅觉聚集于此。X-NODE孵化平台的Emily感慨道:"中国创业者太多了!"这种现象在新加坡并不罕见,因为这里的AI创业生态正在快速成长。

新加坡的AI市场具有独特优势。根据《东南亚2024数字经济报告》,新加坡在全球AI兴趣度排名前十,无论是搜索量还是应用下载量都表现突出。data.ai数据显示,新加坡的AI应用下载量占比达到1.6%,全球排名第10。这种高敏感度的市场环境为AI创业提供了沃土。

在新加坡,AI创业不仅局限于本地市场,更着眼于整个东南亚。这个拥有6.8亿人口、GDP达3.6万亿美元的市场,为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。Sapiens AI创始人Bruce Yang认为,Agnes AI有望成为"东南亚DeepSeek"的种子选手。这个智能工作平台特别关注东南亚的多语言、多文化特点,深入理解本地文化习惯和工作方式,这正是硅谷大厂所忽视的领域。

从产品角度看,AI创业正在从工具型向场景化发展。Sapiens AI最初定位为生产力工具,现已逐步拓展到协作、人际关系和社区建设。这种转变反映了AI技术从基础功能向深层次应用场景的延伸。云希谷CEO罗辉则选择将目光投向东南亚和日韩市场,他认为AI教育兼具功能性与情绪价值,在文化相似性高的东方市场更容易获得认同。

新加坡的政策优势同样吸引着全球创业者。这里的数据中心容量全球领先,且不受美国芯片禁令影响。算力作为AI发展的核心要素,在新加坡可以得到充分保障。同时,新加坡的国际化视野和监管友好性,使其成为AI企业出海的首选之地。许多跨国公司选择将亚太总部设在这里,这种优势为创业者提供了撬动全球市场的便利。

在新加坡落地的AI企业,如Manus、WIZ.AI和Tabcut,都看中了这里的政策红利和资本热度。这些企业通过新加坡这个跳板,逐步拓展至整个亚太市场。非凡产研CEO吴畏指出,虽然中国AI应用数量占全球43.8%,但出海比例相对较低,潜力巨大。新加坡正成为连接中国与全球市场的关键支点。

从"讲故事"到"要结果",AI创业面临新考验

然而,成功落地新加坡只是起点,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。AI投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,从热衷于概念包装转向关注实际商业价值。

本地基金AC Ventures的Helen Wong观察到,当前AI项目的估值普遍偏高,但商业模式和SaaS产品类似,这种估值差异需要谨慎评估。她指出,AI1.0时代很多项目集中在安防等To G场景,最终因商业闭环单一导致泡沫破裂。这种教训让投资人更加理性。

Openspace Ventures的赵奕靓认为,AI公司能否在短期内实现业务增长并自给自足,是当前投资的关键考量。生成式AI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量化商业结果。相比传统机器学习有明确指标,生成式内容的质量难以系统性定义,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在To B场景中仍需验证。

这种趋势与非凡产研CEO吴畏的观点不谋而合。他认为AI出海的商业模式已从"卖工具"转变为"卖结果"。这对腰部AI创业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,需要找到独特的商业化场景,避免同质化竞争。

在To B场景中,新加坡本地市场容量有限,创业者必须借助新加坡作为支点,拓展整个亚太市场。但营销和销售能力成为很多AI企业的短板。黄佩华发现,很多中国创业者产品做得好,但缺乏本地化销售能力,英语沟通和LinkedIn营销能力不足,相比印度SaaS公司存在明显差距。

因此,投资人在选择项目时,往往需要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本地销售人才,实现收入规模效应。Notellect.ai CEO David Liu的经历印证了这一点。他开发的多源数据分析助手,正是针对企业IT系统僵化问题设计的解决方案。通过整合数据清洗、分析和报告生成流程,解决"超级个体"的需求痛点。

新加坡的AI创业生态正在快速演进。从政策红利到资本热度,从华人创业社群到全球视野,这里正成为AI创新的关键节点。正如Bruce Yang所说:"AI时代是财富再分配的'奇点',而新加坡给了所有创业者上牌桌的机会。"想要抓住全球AI浪潮的下一个爆发点,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市场的机遇与挑战。

对于创业者而言,平衡技术理想与商业化落地是关键;对于投资人,甄别"真需求"与"伪风口"是核心课题。但毋庸置疑的是,新加坡的AI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