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 设计的服装,穿上会怎样?风格新颖,这靠谱吗?
最近几天外卖平台的流量格外热闹,各大商家纷纷推出满减活动,就连平时不怎么点外卖的我也被各种优惠券吸引,三餐都靠平台的“今日红包满减专场”解决。但仔细观察后发现,有些店铺的销量数据实在让人惊讶,比如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,月销居然比外婆家和爷爷不泡茶这类连锁店还要高。起初以为是自己信息闭塞,点进去看图,装修有灯、顾客爆满、配色一看就是品牌店的味儿,但仔细看图发现这画风有点奇怪,像是AI生成的。
再仔细看这家店的详情页,第一眼觉得是大品牌,排队人多,厨房干净,还像《人生一串》那种纪录片里拍的“匠人小吃铺”。当时觉得这家店挺靠谱,直接加入购物车。但第二眼就发现不对劲,图上的字有点怪异,明显是AI生成的。点进店铺详情一看,环境图直接暴露问题。原本以为只是个别案例,结果越看越离谱,甚至有些标注为品牌的店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。
真实环境图是这样,你以为点的是堂食爆满的网红烧烤店,结果送来的是楼下巷子口的临时快餐店。在小红书上一搜,网友们的帖子真是让人心灰。每年爆雷的外卖已经不少,这次居然还上了AI高科技。于是决定卧底成不良商家,亲自测试用AI开一家店到底有多轻松。
首先就是搞图,我用即梦AI工具生成奶茶店门头,输入prompt:“奶茶店门头,店名为‘茶野派’,城市街景风格,招牌清晰可见,暖色调装修风格,透明落地玻璃窗,店内灯光明亮,有很多年轻顾客在排队和点单,店员在认真调饮,整体环境干净整洁,氛围热闹、有生活气息,写实风格,适合展示在外卖平台的店铺封面。”光有门头图还不够,还需要一张内部环境图,描述为:“奶茶店‘茶野派’的店内实景照片,现代暖色调装修风格,整体干净整洁,透明落地玻璃窗带来自然光,室内灯光明亮柔和。店内设有茶饮操作台、木质吧台、饮品灯箱菜单、货架、饮品杯具和绿植点缀等细节。墙上清晰展示品牌名称‘茶野派’。有1-2名穿着围裙的店员正在认真调饮,2-3位年轻顾客坐在靠窗位喝奶茶、聊天或使用手机。座椅布局合理不拥挤,氛围自然热闹,有生活气息,整体风格真实写实,适合用于美团或饿了么等平台的‘店铺环境图’。”
再打开外卖软件商家版的app上传图片,全部审核通过,而且标注为“AI检测通过”。也就是说,只要具备营业执照和许可证,即使没有真正的店、没有一杯奶茶、甚至没有员工,也能上线运营,让人信以为真。这一刻我不是兴奋,而是沉默。明明知道在造假,但平台不知道,系统不知道,有些不刻意关注的用户也不会觉得不对劲。
只要图够漂亮、文案够顺滑、地址写得像个商业街,你就会点进来,甚至点赞、评论、发小红书说“这家好看”。然后反手一个满30减20,顺利进了你今天的晚餐清单。而这家“茶野派”店,根本就不存在。我没有真的去办这个店的其他资质,只是想验证一个事:一个完全虚构的奶茶品牌,只靠AI图和一点文案包装,能不能骗过平台,也骗过人?
我们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多疑的。记得最早用外卖那几年,是真的信。什么评分、评论、环境图,根本不看,点开就下单,饭来了就吃,吃完就忘。那时候外卖是个好东西,是真的方便,也是真的干净。你不会想着防谁,更不会琢磨这张图真的假的。
后来开始出问题了。饭来了,胃不舒服。汤洒了、菜变味、饭发酸、包装破烂。于是后来就学会看评分,看销量,看评论。结果你才发现——评论也能买,差评能压,甚至能用“返五元红包”换个五星好评。你不给五星,有些商家能一晚上给你打五个电话。更夸张的,差评写得太认真,第二天你点单直接被拒收。
于是又学会看店铺有没有堂食,看是不是连锁,看有没有真实门头照。但这些不过是信息对冲,压不住底层问题。接着各种爆雷开始刷屏:什么“地下室做奶茶”、“十分钟速成火锅”、“三家店共用一个厨房”……那时候,我们开始变得警觉了:现在点外卖,不是“选饭”,是“识雷”。有人学会扒注册信息,有人翻小红书找店照,有人实地打卡帮大家避坑。
就这样,我们的信任,被一层层剥下来。但我没想到,最后压垮我的那根稻草,竟然是一张AI画的图。因为它不算诈骗。它图确实也不是P的,也不是盗的,它是AI画的。平台不拦,商家敢放,你点错了,也只能怪你自己没看清。我不知道这个趋势最后还能走到哪。我只知道,现在我每次点外卖,都得盯着那张图。
以前我怕吃坏肚子,现在我怕吃错现实。我怕有一天,我再也分不清,是饭本身难吃,还是我被骗得太好看。反正,用AI图的商家,我是一个都不敢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