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20回归,对国内设计有影响吗?芯片缺货潮,何时能缓解?
老黄这次来华,动作比诚意更实在。面对禁令带来的市场流失,英伟达用一场密集的中国行试图夺回失去的蛋糕。从政府高层到企业界,从媒体会到行业展会,黄仁勋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。7月15日,他亲自向客户宣布H20芯片将恢复供货,并同步推出兼容性更强的RTX Pro系列。这场精心策划的中国行,背后是英伟达对市场失守的焦虑。
禁令带来的市场真空期,让中国芯片厂商抓住了机会。昆仑芯、寒武纪、摩尔线程等企业纷纷推出平替产品,通过降价、生态兼容和锁定大客户等方式抢滩市场。数据显示,2025年Q1寒武纪的营收暴涨42.3倍,首次实现季度盈利。这背后是运营商、智算中心和互联网大厂的集体采购,反映出国产芯片在AI推理场景中的竞争力。
从2022年出口管制开始,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95%降至50%。禁售三个月间,H20芯片的市场空白让国内厂商迅速填补。多位芯片行业人士透露,上半年国内芯片厂商产能被订购一空,昆仑芯、寒武纪等企业订单爆满。这种市场反应,印证了国产芯片在AI推理领域的快速崛起。
禁令带来的商业损失不容小觑。2025年Q2,H20禁售预计让英伟达损失80亿美元。这不仅影响营收,更动摇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根基。150万CUDA开发者和数千家支持企业,构成了英伟达软件生态的基石。黄仁勋此行,不仅要稳住客户关系,更要通过政治游说争取政策支持。
在华盛顿会见特朗普期间,黄仁勋重点强调了英伟达对美国就业、AI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的推动作用。这种商业与政治的双重诉求,反映出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。有业内人士分析,H20回归既是销售数据的提振,也是对国产芯片的精准狙击。
禁令带来的影响远不止眼前的市场变化。在国际形势持续不确定的背景下,中国芯片厂商正在加速迭代。从H20平替转向B200、H100等高性能产品,国产芯片的竞争力正在不断提升。尽管当前H20仍有性价比优势,但随着技术迭代,这种优势预计将在年底减弱。
对于英伟达而言,如何在政治和商业之间找到平衡,将是未来市场争夺的关键。禁令带来的市场流失,既是挑战也是机遇。中国芯片厂商的快速反应,证明了国产替代的势不可挡。这场由禁令引发的芯片战争,正在重塑全球AI算力格局。
禁令虽已解除,但中国芯片厂商的反击仍在继续。从产品性能到生态建设,从价格策略到市场渗透,国产芯片正在多维度构建竞争壁垒。英伟达的H20回归,虽然暂时稳住了市场份额,但能否守住长期优势,仍需观察后续技术迭代和市场反应。
这场芯片争夺战,不仅关乎算力竞争,更折射出全球AI产业格局的重塑。中国芯片厂商的崛起,为全球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未来,随着技术进步和生态完善,国产芯片有望在更多场景中替代英伟达,推动AI算力市场向多元化发展。
禁令的解除只是短暂的喘息,真正的较量仍在继续。中国芯片厂商的快速响应和持续创新,正在改写全球AI芯片市场的竞争格局。这场由禁令引发的芯片战争,最终将决定谁能在AI算力领域占据主导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