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伴侣,真的能满足情感需求吗?这些产品背后的商业模式,靠谱吗?

2025-10-16 10:30:34 作者:Vali编辑部

还记得今年最大风口AI与情趣用品市场碰撞出的火花吗?

广东中山的成人玩偶制造商金三玩美(WMDoll)用一款接入ChatGPT、Llama等大模型的AI硅胶娃娃MetaBox,让整个市场都为之震动。这个案例不仅展示了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,更揭示了全球性消费趋势的悄然转变。

当消费者和市场还在脸红心跳地观望时,国内厂商已经把情趣娃娃生意做到了全世界,给老外们钓成了翘嘴。这种现象背后,是无数个普通人对情感陪伴的深层需求。

图源:微博@金三玩美官方

一直以来,如何看待情趣用品是个很难对齐颗粒度的问题。在各大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,这个话题长期以来被视为"禁区",如果你想窥探相关产品,也得用"大人玩具"之类的关键词代替。现实生活里,公开谈论与其有关的种种,大概率会招致周围人群异样的眼神。

但观念的避而不谈与市场的火热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根据市场观察,2023年全球成人用品市场销售额达到536.5亿美元,预计2030年将达到1202.6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12.4%。这个数字背后,是无数个普通人对情感陪伴的深层需求。

如今情趣娃娃出海让中国厂商看到了新的商业可能性,但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生存,搞定用户体验及隐私问题,是所有玩家的难题。

这门生意就像坐上了火箭,飞速发展。最近几年,全球范围内有个共同的议题——性萧条。在国内种种数据已足够佐证,如2024年,中国避孕套行业市场规模156亿,同比下降17%;"国产伟哥"金戈的销量同比下降了13.2%,销售额同比降幅20.2%,疲软成了一滩烂泥。

放眼全球,早在2019年《华盛顿邮报》就发表了《The share of Americans not having sex has reached a record high(美国人没有性生活的比例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)》的报道,这一趋势在其他国家同样蔓延扩散。

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欲望只会转移,不会消失,于是情趣用品市场成了填补空缺的最好法宝。

据Google Trends 数据,"珊迪・奇克斯情趣娃娃"的搜索量一年飙升了18 倍,"sex doll came to life"(情趣娃娃照进现实)增长 9 倍,"AI sex doll"(AI 情趣娃娃)自2024 年11月起热度持续上涨。

而站在最汹涌浪潮前端的,正是一批来自中国的厂商。

如前文提到的金三玩美企业,其最新研发的AI情趣娃娃,不仅可填补生理上的需求,如提供如伴侣般的情绪价值,瞄准的就是传统情趣用品的痛点。

图源:微博@金三玩美官方

金三玩美推出的AI智能系列"MetaBox",不仅颜值拉满、皮肤柔软,还提供了8种不同的"性格"供用户选择,包括乖巧少女、御姐等。

还有一项终极杀招——保留记忆,如果今天你表现很好,它会毫不吝啬的送上夸奖,反之如表现不佳,娃娃也懂事的让人心疼——"没关系,2分钟也很厉害了"。

所谓有妻如此,夫复何求!

这样一款情趣娃娃,是全球消费者共同的期盼,企业负责人表示,预计今年销量将大幅增长,暴增30%,远销美国、德国、澳大利亚、韩国、日本、俄罗斯等地。

除此之外,还有一家中山骏腾翼创公司,投入千万元研发经费主要用于模具开发、材料创新及 AI 功能集成,目前已推出50余款身体模型及100多款脸型,涵盖欧美、拉丁、亚洲等多元风格。

图源:中山骏腾翼创公司官网

从商业角度来看,AI加持下的情感陪伴将会成为情趣市场的潜力方向。

情趣用品,向来是一门隐秘好生意。

因为它关乎人性,而这恰是商业的底层逻辑。

咱们似乎从来不爱将房事挂在嘴边,但不代表这件事不重要。

图源:电影《五十度灰》

即便是性观念相当保守的国内市场,最近几年在想方设法满足欲望这一块也越跑越远了,毕竟真金白银的利益没人不眼红。

早在17年,网易就上线原创成人情趣用品品牌——网易春风,上线一年销量接近1亿元。到2025年,情趣用品已经跟AI绑定在了一块,发展速度十分惊人。

其实说白了,使用各种情趣用品无非是一个目的:愉悦性生活,产品越来越多,说明取悦性生活的方式也越来越多。

这些年各大城市爆火的成人用品展,同样是这一风尚迅猛抬头的最好说明。

而且不光是针对男性用户的女性娃娃,随着观念的开放,一批批男性专属的玩偶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。

观念的转变与技术的进步,需要时间来沉淀,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。

弗洛伊德《性学三论》中,认为压抑的性冲动,造就我们最伟大的文化成就,可在最极端与悲观的情况下,“性”造就了文明,最后也会毁灭文明。

从这个角度看,情趣用品的出现让人们无处安放的欲望得到了释放,不失为一件好事,何况随着线上线下渠道转型、良性技术驱动等要素加持下,这个行业正在进行脱胎换骨的转变。

有理由期待这块区域未来会碰撞出更大的火花!

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 " 李东阳朋友圈 ",作者 李东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