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形机器人融资背后,工厂的需求是什么?未来鞋服制造会怎样改变?

2025-10-17 08:10:06 作者:Vali编辑部

在工业自动化浪潮中,灵宝CASBOT的融资动作引发业界关注。这家专注于工业场景的机器人企业,用实际动作印证了具身智能的商业价值。当多数人形机器人还在争夺展会C位时,灵宝已获得近亿元天使轮融资,投资方来自真正需要解决产线痛点的工厂派。这场融资背后,折射出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真实需求与技术挑战。

从消费电子工厂到矿山井下,灵宝CASBOT的布局显示了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潜力。在2025年机器人热潮后,双足人形机器人更多聚焦展演场景,而灵宝选择深耕工厂车间和矿山环境。这种差异化路线,恰逢其会地抓住了工业客户对柔性生产的迫切需求。当工厂派投资人开始关注具身智能,一个更尖锐的问题浮现:为何工业场景仍是少数玩家的蓝海战场?

01 真实需求与技术门槛的双重考验

工业场景是否具备真实需求?灵宝CASBOT的联合创始人张淼给出明确答案。在接触多家消费电子工厂后,他发现3C产品生产面临独特挑战:品类切换频繁而单品类产量有限,要求产线具备高度柔性。传统质检方式存在两大痛点——专用设备成本高且不适应多品类切换,固定机械臂虽便宜却难以完成复杂操作。具身机器人若能承担部分操作任务,将显著提升生产效率。

矿山场景的需求更为刚性。根据相关政策要求,2026年底前需实现危重岗位机器换人,这为工业机器人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支撑。井下作业环境恶劣,高温高湿且存在有毒气体,机器换人不仅降低安全风险,更体现了工业自动化对人类生命的关怀。

然而,技术门槛和商业回报的双重挑战让工业机器人市场仍显蓝海。技术方面,灵巧手的精细操作能力成为瓶颈。例如给3C产品撕背贴或理线束这类动作,对机器人而言仍属难题。当前技术边界大致允许完成插拔内存条、拧螺丝等规整任务,但矿井环境还要求本安防爆、抗尘耐用等特殊性能。

商业回报同样关键。工业客户对每笔采购都遵循严格的ROI逻辑,要求12-18个月内收回成本。这不仅考验机器人售价和效率,更需要企业深入理解工业流程并控制成本。灵宝团队凭借技术储备和工业场景交付经验,形成了独特竞争优势。

02 成本重构与智能升级的双重突破

面对工业客户对成本回收的严苛要求,灵宝CASBOT推出第二代机器人CASBOT 02,进行彻底的成本与智能重构。核心改变在于将整机结构解耦为骨架与外壳模块,显著降低整机成本和重量,同时提升装机效率。借助蓝思科技的供应链优势,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。

价格策略精准卡位行业主流价格带,32.88万元的定价既避开高端进口型号,又保持与简配机型的能力差距。针对展览文旅场景的优化,新增灵动模式让机器人在非工作时也能展现类人互动,增强用户趣味性。

算法层面,团队创新性地采用「离线-在线两步微调」方法,结合强化学习提升机器人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。其独特的「分层端到端」架构,实现本地独立运行的端侧模型与云端大模型的分离,确保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稳定作业。

数据采集方面,灵宝采用「真人域」系统,通过密集触觉传感器和视觉眼镜,由工程师以自然高效方式完成任务,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。相比行业普遍采用的真机遥操作模式,这种采集方式更贴近实际应用场景。

产品布局上,灵宝规划全尺寸双足、轮式机器人及可独立销售的灵巧手三条产品线。今年目标完成每条线100台套的小规模量产,坚持订单驱动的商业逻辑。这种务实策略,正是工业机器人市场从概念走向落地的关键。

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中,灵宝虽未进入前三,但零失误、零摔倒的表现印证了其技术可靠性。这种专注于满足多地形通过需求的双足设计,为工业机器人市场开辟了新路径。当技术挑战与商业价值达成平衡,具身智能的工业应用才真正具备落地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