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年多来,字节的机器人研发进度如何? 具身智能的未来,能从这儿看到端倪吗?

2025-10-17 09:25:25 作者:Vali编辑部

字节跳动的物流机器人项目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,目前主要集中在轮式自主移动机器人(AMR)领域。根据最新消息,该团队在2023年底完成200台量产目标后,今年产量已突破千台大关。这项技术成果不仅验证了字节在智能硬件领域的研发实力,也反映出国内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成长态势。

从技术角度看,当前字节研发的物流机器人具备自主学习和路径规划能力,能够适应仓库和生产线的复杂环境。这种机器人没有机械臂分拣功能,主要承担运输任务,其核心优势在于智能算法的运用。相比早期依赖地面二维码的轮式机器人,字节的方案更强调对真实场景的理解和适应能力。这种技术突破为物流行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,但也带来了更多开发挑战。

行业观察人士指出,字节在机器人领域的探索始于2020年,创始人张一鸣对这项技术保持着持续关注。随着团队规模从2023年夏天的50人扩充至目前的150人,研发进度明显加快。目前该团队已形成完整的研发体系,能够实现从算法开发到产品落地的闭环。这种规模化运作模式,为后续技术突破奠定了基础。

在应用场景方面,字节的物流机器人主要服务于抖音电商仓储系统,同时已拓展到顺丰、比亚迪电子等外部客户。这种从内部业务到外部市场的延伸,说明该技术已具备一定的成熟度。行业专家分析,物流场景是理想的具身智能测试场,因为它能提供稳定的数据环境和清晰的性能评价标准。

从行业对比来看,字节的物流机器人虽然在量产速度上表现突出,但与成立更早的极智嘉、快仓等企业相比,整体规模仍有差距。数据显示,极智嘉截至2024年底累计出货量已达5.6万台,快仓的出货量也超过2.5万台。这种差距反映出字节在技术积累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持续努力。

技术发展方面,字节的物流机器人项目正在向具身智能方向推进。这种技术路线需要场景、真机数据和闭环验证,而物流场景正好提供了这些要素。行业观察者认为,字节的探索有助于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成熟,但真正的突破仍需时间验证。

在研发体系调整中,字节将机器人团队并入大模型部门,这种整合旨在形成更高效的AI研发合力。虽然物流机器人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,但人形机器人的进展才是检验整个研发体系的关键。这涉及到更复杂的机械结构和多模态感知系统,对技术积累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行业竞争格局显示,宇树科技等企业已在这个领域占据先机。宇树创始人王兴兴透露,其公司2023年营收超10亿元,Unitree Go1四足机器人出货量突破5万台。这些数据说明,具身智能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,各家企业都在寻找突破口。

从技术发展趋势看,字节的物流机器人项目为具身智能技术提供了重要验证场景。虽然目前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"具身大脑",但随着算法、传感器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,这一目标正在逐步接近。行业专家认为,未来几年将是具身智能技术突破的关键时期。

字节跳动在机器人领域的探索,不仅体现了其在AI技术上的持续投入,也反映出大厂在智能硬件领域的战略布局。这种从基础算法到实际应用的完整链条,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路径。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,智能机器人将在更多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,推动产业升级和效率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