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为医疗AI,能用在哪些场景?开源大模型,能带来什么新可能?

2025-10-17 09:55:02 作者:Vali编辑部

在医疗AI领域,一个值得关注的突破正在发生。6月30日,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宣布,RuiPath病理大模型的视觉基础模型正式开源,这一举动不仅标志着中国医疗AI技术迈上新台阶,也意味着病理诊断领域将迎来更广泛的智能化变革。

这项技术突破的背后,是瑞金医院与12家国内外医疗机构共同启动的全球多中心计划。通过这个计划,病理大模型将获得更丰富的数据支撑,实现跨地域、跨机构的协同迭代。作为国内顶尖的医疗研究机构,瑞金医院病理科多年来积累了百万级的病理切片库,数据质量和覆盖范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。这种深厚的数据积累,为RuiPath病理大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坚实基础。

技术突破的核心在于多模态数据整合。RuiPath病理大模型不仅整合了患者的多维度信息(如年龄、性别、籍贯等),还深度集成了各类病理学、报告、影像、多组学、检测等数据。这种数据融合方式,使模型能更全面地理解病理特征,提升诊断准确性。以华为DCS AI解决方案为例,其核心软硬件部署将模型训练时间缩短为2个月,仅需16张实算力卡即可完成,这种效率提升对医疗AI应用具有重要意义。

在应用层面,RuiPath病理大模型展现出强大潜力。目前,该模型已覆盖中国全癌种人数90%的癌种,包括肺癌、乳腺癌、结直肠癌、胃癌等,还能有效辅助诊断多种罕见病。这种广泛适用性,让模型在基层医疗机构也能发挥重要作用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作为语言大模型,RuiPath具备与医生及专家进行互动式病理诊断对话的能力。通过结合临床数据分析,模型能提炼关键信息并反馈给病理医生,为后续治疗提供精准见解。

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王育指出,病理诊断作为医疗诊断的"金标准",其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。RuiPath病理大模型的视觉基础模型开源,将成为推动医疗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。这种开源模式,既能让更多医疗机构获得技术红利,也能促进技术持续迭代升级。

当前中国病理行业面临严峻挑战,包括病理医生数量缺口巨大且分布不均、基层医院初诊符合率较低等问题。RuiPath病理大模型的视觉基础模型开源,有望让优质医疗服务更多惠及基层医疗机构。这种技术下沉,不仅有助于提升基层诊断水平,也能缓解大医院的诊疗压力。

从技术角度看,RuiPath病理大模型的开源具有多重价值。首先,它为医疗AI领域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框架,降低其他机构开发同类模型的成本。其次,开源模式促进技术共享,让不同医疗机构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二次开发。更重要的是,这种开放性为后续技术优化创造了更大空间,使模型能持续适应临床需求的变化。

医疗AI的发展需要多方协同推进。RuiPath病理大模型的开源,正是这种协同的体现。通过医院、企业、研究机构的联合攻关,医疗AI技术正在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。这种模式既保持了技术的先进性,又确保了应用的实用性,为医疗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未来,随着更多医疗AI技术的开源,我们有理由相信,病理诊断将变得更加精准高效。RuiPath病理大模型的实践,为医疗AI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,也为解决当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。这种技术突破,正在悄然改变着医疗行业的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