苹果AI,是降本还是增效?未来出货,谁是最佳选择?

2025-10-17 10:35:19 作者:Vali编辑部

苹果最近在AI领域的动作引发了不少关注,买下Perplexity这家公司被看作是他们补强短板的重要一步。眼下各大科技公司都在疯狂布局AI赛道,苹果却显得有些慢热,这让他们在技术前沿的争夺中逐渐落后。从今年WWDC大会的表现来看,苹果在AI领域的布局还停留在零散的点上,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。而随着竞争对手加速推进,苹果必须在短时间内找到突破口。

苹果这次考虑收购Perplexity,背后有深层的考量。这家AI搜索独角兽公司最近估值高达140亿美元,技术实力不容小觑。相比OpenAI、Anthropic这样的大牌,Perplexity在价格上更具优势,而且他们的技术路线更符合苹果的需要。要知道,苹果在AI领域一直存在短板,尤其是在大模型和搜索能力方面。如果能通过收购快速补齐这些短板,对苹果未来的硬件生态将有巨大帮助。

苹果在并购领域一向有自己的风格,他们更擅长用小成本撬动大成果。比如收购Beats、投资滴滴出行、买下英特尔基带团队这些案例,都证明了这一点。但这些收购也伴随着不少风险,比如Beats收购后内部文化冲突耗时多年,滴滴投资最终以“泰坦”项目夭折告终。这说明苹果在大规模并购上并非没有短板。

苹果在AI领域的进展确实让人有些着急。从2022年ChatGPT问世后,苹果在AI技术上的表现显得有些迟缓。他们发表的论文不是在研究手机端大模型运行,就是在质疑AI推理能力,这在AI业界显得有些被动。如今在“美股七姐妹”中,苹果在AI赛道明显被其他厂商甩开,自研大模型和AI应用几乎没什么成果可言。

今年的WWDC大会上,苹果虽然展示了大量AI功能,但这些功能更像是零散的点状布局,缺乏系统性。这与当前AI行业“快节奏迭代”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。以谷歌的Gemini大模型为例,他们每半年就会推出大版本更新,版本之间的差异可谓天壤之别。而苹果在AI领域的进展却显得步履维艰。

更让外界担忧的是,苹果在AI领域的动作似乎伴随着不少隐患。就在收购Perplexity的传闻传出后不久,美国加州北区地方法院就受理了针对苹果的证券欺诈集体诉讼。部分股东指控他们在WWDC24上虚假宣传AI技术进展,直到2025年3月才首次承认需要推迟至2026年才完成AI驱动个性化版Siri的功能原型。

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,友商不会停下脚步等待苹果“补课”。苹果的下一代硬件,比如智能眼镜、机器人、XR头显等,都高度依赖AI技术。如果在AI赛道掉队,这些产品将失去核心竞争力。就像当年没有多点触控技术,iPhone恐怕难以一炮而红。

苹果为何要收购Perplexity?这背后有明确的商业逻辑。Perplexity作为AI搜索领域的独角兽,虽然没有自研大模型,但他们在开源模型上具备强大的定制优化能力。去年11月推出的pplx-7b-online和pplx-70b-online两款语言模型,就是基于mistral-7b和Llama2 70b构建的。今年2月推出的Sonar搜索模型,更是专为搜索应用定制,证明了这家公司技术实力。

Perplexity的CEO斯里尼瓦斯曾表示:“拥有十万用户的套壳产品,比拥有自有模型、却没有用户更有意义。”这种以开源模型为基础打造差异化产品的思路,正是苹果需要的。相比OpenAI、Anthropic这些大牌,Perplexity在价格上更具优势,而且他们的技术路线更符合苹果的需要。

苹果收购Perplexity的另一个重要考量,是弥补搜索业务的短板。当前苹果与谷歌的搜索协议每年高达200亿美元,这个合作在反垄断压力下岌岌可危。如果能引入Perplexity的AI搜索技术,既能为用户提供更先进的搜索体验,又能降低对谷歌的依赖。这种“双保险”策略,对苹果来说无疑是个明智之举。

从技术角度看,Perplexity的AI搜索能力正好能补足苹果的短板。苹果在搜索领域一直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,而Perplexity在搜索优化方面的积累,能帮助苹果建立更强大的搜索生态。这种技术上的互补,正是收购的核心价值所在。

综合来看,苹果收购Perplexity的决策有其合理性。这不仅能快速补齐AI领域的短板,还能为搜索业务注入新活力。虽然收购过程可能伴随一定风险,但考虑到当前AI竞争的激烈程度,这种“弯道超车”策略对苹果来说是必要的选择。毕竟,没有强大的AI能力,苹果在未来的硬件生态中将难以保持领先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