厨房机器人凭什么融资?它能改变你的餐饮生意吗?

2025-10-17 11:15:32 作者:Vali编辑部

当AI技术走进厨房,一场关于效率与品质的变革悄然发生。

近日,享刻智能宣布完成Pre-A轮数千万元融资,这项消息引发行业广泛关注。从视觉导航方案公司到如今专注厨房服务机器人,这家企业的发展轨迹清晰地勾勒出AI技术在餐饮领域的应用前景。投资方阵容包括世纪长河科技集团、启迪之星等多家机构,显示出市场对AI餐饮解决方案的高度认可。

创始人陈震的创业经历颇具传奇色彩。这位北航计算机学士、清华计算机硕士出身的连续创业者,曾带领团队开发出视觉导航定位方案,后被九阳母公司JS环球生活收购。如今他再次创业,将目光投向厨房服务机器人领域,这种选择既源于技术积累,也契合市场趋势。

在技术突破方面,享刻智能的LAVA机器人展现出独特优势。这款机器人不仅能2分钟完成薯条炸制和汉堡制作,还具备食材识别、烹饪时间判断等智能功能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它能通过学习掌握新菜品制作方法,这种自主进化能力在餐饮机器人领域并不多见。

实际应用数据显示,LAVA机器人已实现连续190天无间断运行,单日处理订单峰值达1,732单,累计完成超10万次无故障炸制任务。平均40秒/单的制作效率,相比传统设备能耗降低62%,管理效率提升40%以上。这些数据不仅验证了技术可行性,更展现出AI在餐饮场景中的实际价值。

随着千台级量产订单的落地,享刻智能的出海步伐明显加快。这家企业已与海外知名连锁品牌达成合作,计划下半年启动海外部署。这种务实策略源于对市场特点的精准把握——相比中餐的复杂工序,西式快餐更易实现标准化,而大型连锁餐厅对品质一致性的要求,恰好是机器人的强项。

在技术迭代方面,享刻智能展现出清晰规划。公司围绕"三机一体"架构进行升级,强化多模态感知融合的"机器感官",通过与上市公司共建数据库实现"机器认知"进化,以及进一步升级自研消费级关节技术实现"机器关节"变革。这种系统化技术路线,为产品持续优化提供了坚实基础。

投资方阵容的豪华程度超出预期。世纪长河科技集团背后是美年健康,网龙天映创投关联港股上市公司网龙,广华创投作为清华珠三角研究院投资平台也参与其中。这种产学研结合的模式,为技术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从创业历程看,陈震的每一步都踩在行业关键节点上。2014年创办速感科技,2020年成功退出,2022年底创立享刻智能,这种持续创新的节奏值得肯定。核心团队来自原速感团队、Shark Ninja团队及九阳团队,在机器人、人工智能领域拥有超过10年的研发和管理经验。

在最近的中关村毕业季论坛上,陈震分享了创业心得。他提到从2013年实验室研究vSLAM技术,到2018年实现技术产品化量产,12年的创业历程展现了技术产业化的实践路径。这种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能力,正是企业获得市场认可的关键。

随着全球机器人产业革命的推进,像享刻智能这样专注垂直场景、拥有清晰商业化路径的公司,正在成为浪潮中的重要力量。从厨房到服装,从餐饮到制造,AI技术的渗透正在重塑传统行业。这种变革不仅提升效率,更推动着服务质量的升级,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体验。

在AI技术不断突破的今天,餐饮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已进入深水区。享刻智能的探索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,这种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效益的能力,正是其赢得市场认可的核心竞争力。未来,随着更多垂直场景的拓展,AI在餐饮领域的应用将释放出更强大的商业价值。

从实验室到生产线,从技术突破到商业落地,享刻智能的发展轨迹印证了AI技术的现实影响力。这种将创新与实践结合的模式,为行业树立了标杆,也为更多创业者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。在智能化浪潮中,像享刻智能这样的企业,正在书写属于AI技术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