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办公新格局会怎样?Office霸权还能维持多久?
最近办公软件圈炸开了锅,微软Office这套「全家桶」的霸主地位,似乎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。有消息说,OpenAI准备在ChatGPT里加入文档协作和即时通讯两大功能,这招棋直接打向了微软和谷歌的要害。从消息人士处得知,OpenAI内部已经筹划了一年多,准备把ChatGPT打造成一个能处理办公任务的智能平台。
现在的情况有点像两军对垒,OpenAI这波操作直接对准了微软的Office和谷歌的Workspace。这两个办公套件已经成了很多企业的生产力基础,但OpenAI显然不想让它们继续独占鳌头。据说他们计划开发文件存储、团队沟通等工具,让ChatGPT从单纯的对话工具升级为综合型生产力平台。
这个计划的野心不小,毕竟现在职场人都在用ChatGPT,连微软的员工在家也用这个工具。有内部人士透露,OpenAI的产品主管Kevin Weil早在一年前就展示了文档协作功能的设计方案,但由于人手不足,开发一度被搁置。现在随着AI助手、编程助手等业务的发展,微软和OpenAI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。
要说这场较量的焦点,还得看企业用户的反应。目前OpenAI已经拿下300万付费商业用户,短短几个月内增长了50%。相比之下,微软虽然号称70%《财富》500强都在用Copilot,但实际效果如何呢?有制药巨头Amgen的例子就很典型,他们最初引进Copilot,后来却纷纷转向ChatGPT。
Amgen的高级副总Sean Bruich坦言,OpenAI在提升产品趣味性方面做得非常出色。虽然Copilot在与微软自家产品协同使用时仍有优势,但ChatGPT的灵活性和快速迭代能力,显然更符合企业对前沿AI的需求。这让微软销售团队头疼不已,毕竟他们要面对的不仅是技术差距,还有员工对ChatGPT的偏好。
有意思的是,微软的Windows系统和Office套件本该是Copilot的天然护城河,但现实情况却相反。有消息说,很多微软员工在家都用ChatGPT,这种消费级市场的热度已经渗透到企业日常办公中。更让微软担心的是,OpenAI的模型更新往往比Copilot快两周,这给微软的竞争力带来了不小压力。
企业用户的选择也变得越来越复杂。比如纽约人寿保险公司正在同时向12,000名员工推广ChatGPT和Copilot,打算通过数据和员工反馈决定最终采用哪款工具。贝恩公司的16,000名员工中,绝大多数都在使用ChatGPT,只有少数人用Copilot处理Excel等微软程序工作。
价格因素也是影响企业选择的重要考量。Copilot的定价是每用户每月30美元,远低于ChatGPT企业版60美元的订阅费。不过OpenAI已经推出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,这有望降低企业的人均使用成本。但微软依然保持着优势,凭借深厚的市场根基和整合能力,仍有望在企业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微软CEO纳德拉在最近的内部会议上提到,巴克莱银行、埃森哲和大众汽车等数十家客户都有超过10万名Copilot付费用户。但这也意味着,如果更多客户转向OpenAI,微软的这个目标可能会落空。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,谁能最终胜出,还要看双方接下来的布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