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GI技术曝光,行业未来会怎样?这场变革对设计者意味着什么?

2025-10-18 09:20:15 作者:Vali编辑部

AGI的核心要素已经具备,关键是如何让推理能力落地。OpenAI前研究主管Bob McGrew认为,当前技术已经凑齐了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三大支柱,但需要进一步打磨才能让AI真正像人一样思考。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技术路线,也重塑了AI在商业场景中的价值创造方式。

从GPT-3到GPT-4的演进历程,揭示了AI发展的重要规律。过去五年里,Transformer架构、大规模预训练和推理能力三者形成闭环,推动着技术突破。Bob McGrew指出,这三大要素已经构成了AGI的「技术拼图」,剩下的就是如何将这些能力落地应用。就像当年GPT-3刚推出时,研究团队就预见到后续需要扩大预训练规模、增强多模态能力,这种前瞻性布局让AI发展有了清晰的方向。

预训练技术在AI演进中扮演着基础角色,但它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。Bob McGrew认为,虽然预训练仍然重要,但收益正在递减。这源于模型智能增长与算力投入之间的对数线性关系——要实现一定幅度的智能提升,必须成倍增加算力投入。这种特性让预训练成为耗时持久的训练过程,需要整个数据中心持续运行数月才能完成。而当要训练新模型时,往往需要多个数据中心协同完成。

推理能力的突破正在改变AI的发展轨迹。2025年被业界视为「推理之年」,这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,更意味着AI开始具备类似人类的思维过程。从o1-preview到o3的半年内,推理模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这种进步速度远超预训练技术。OpenAI团队在开发过程中发现,推理能力不仅能提升模型的智能水平,还能让AI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展现出类似人类的思考方式。

后训练模型在塑造AI人格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。与预训练侧重智能提升不同,后训练更关注模型的行为模式和个性特征。这种「厚问题」需要像产品经理一样的设计思维,将人类对「好人格」的定义转化为可落地的AI人格。就像OpenAI的Joanne Jang和Anthropic的Amanda Askell所做的那样,她们通过深入理解人性,为AI赋予更自然的交互方式。

推理能力的演进带来新的挑战。虽然当前技术已经取得突破,但Bob McGrew认为,我们尚未完全揭示推理的潜力。就像学术界曾经经历的那样,当研究进入深水区,很多进展不再公开出现在论文中。这种变化意味着,AI发展已经进入精细化阶段,每个技术突破都伴随着更复杂的实现过程。

从技术角度看,推理能力的提升让AI具备了更强大的问题解决能力。当模型能够像人类一样进行思维链推理时,它不仅能处理数学计算,还能在法律推理、决策分析等复杂场景中展现优势。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AI的工作方式,也拓展了其在商业应用中的可能性。

预训练与推理的结合正在重塑AI的发展路径。虽然预训练技术仍在发挥作用,但它的角色已经从基础构建转向支持推理优化。这种转型意味着,未来的AI发展将更加注重架构创新和效率提升。当新架构出现时,整个预训练流程都需要重新设计,这为技术突破提供了新的空间。

在AI发展的关键节点,推理能力的突破让技术迈入新阶段。从最初的基础模型到现在的思维链推理,这种演进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,更意味着AI开始具备类似人类的思维过程。这种转变让AI在商业场景中的应用更加灵活,也为AGI的实现铺平了道路。

未来的发展方向依然充满挑战。虽然当前技术已经取得重要进展,但要实现真正的AGI,还需要在多个维度持续突破。从架构创新到算力优化,从推理能力到人格塑造,每个环节都可能成为技术突破的关键点。这种持续演进的过程,正是AI技术不断接近人类智能的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