苹果AI布局,不止Siri?未来产品会怎样?Siri升级背后的策略,有哪些值得关注?
苹果最近在AI上动作频频,但动作却显得有些迟缓。从WWDC 2025的发布会来看,苹果在AI领域的布局更像是在补课而非领跑。曾经在智能语音助手领域独占鳌头的Siri,如今似乎也有些力不从心。这让不少用户感到困惑,苹果的AI技术真的落后了吗?
苹果在AI领域的探索其实早有布局。早在2023年,苹果就启动了名为“Ajax”的大模型项目,还在2024年发布了相关论文。当时外界普遍认为苹果会在2025年成为AI领域的先锋。然而现实却给了人们一记响亮的耳光——Apple Intelligence的上线时间一再推迟,功能也未能完全兑现。这不仅让苹果的股价一度下跌,也让用户对苹果的AI能力产生了质疑。
苹果的AI战略其实有着清晰的规划。他们希望通过自研大模型、端侧芯片和系统级AI服务,打造一个无处不在的智能体验。但现实情况是,这些目标要同时实现并不容易。苹果对数据隐私的重视,让自研大模型的进度受到了限制,最终不得不借助OpenAI的ChatGPT来支撑初代AI功能。这种妥协虽然保证了用户体验,但也让苹果的AI功能显得不够个性化。
苹果在AI领域的挑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。从市场反应来看,苹果的AI项目似乎有些“大而全”。他们既想打造端侧大模型,又要保证用户隐私,还要实现系统级的AI服务响应。这些要求看似合理,但实际操作中却难以兼顾。尤其是在云端算力和端侧算力差距巨大的情况下,苹果的AI体验要达到一线水平,还需要更深层次的优化。
苹果的AI蓝图其实包含三个核心项目:Siri 2.0、Knowledge聊天机器人和Copilot。其中Siri 2.0是苹果在WWDC 2025上重点展示的项目,但具体细节并未完全公开。Knowledge聊天机器人则是首次亮相的新项目,它更像是一个轻量级的AI助手,可以基于网页数据提供问答服务。而Copilot则是一个基于系统的全局服务,能够主动感知用户需求,提供个性化建议。
Knowledge聊天机器人是苹果在AI领域的一个新尝试。它可以通过Safari搜索索引、NewsKit报道摘要和Apple Maps POI数据,为用户提供整合式的AI回答。这种设计让Knowledge在不依赖麦克风和摄像头的情况下,也能完成备忘、日历和邮件草稿等功能。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苹果对用户隐私数据的担忧,也让AI功能更加轻便。
Copilot则展现了苹果在AI生态上的野心。这个基于系统的全局服务,可以结合麦克风、地图定位等数据,主动判断用户需求。比如在机场登机口,Copilot可以根据行程安排和登机时间自动弹出电子登机牌;在健身后,它可以根据身体消耗和饮食喜好推荐菜谱。这种主动式的AI体验,让苹果的AI服务更加贴近用户生活。
苹果的AI项目之所以进展缓慢,除了技术挑战外,还有团队协作的问题。Siri团队的AI项目进度一直被诟病,导致苹果不得不更换领队,希望借此提高效率。这说明苹果在AI领域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,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。
尽管面临诸多挑战,苹果在AI领域的表现依然值得肯定。无论是自研大模型、端侧芯片还是系统级AI服务,苹果都展现出了对AI技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。只要能在2026年顺利推出Siri 2.0,苹果的AI愿景或许还有实现的可能。
苹果的AI之路并非一帆风顺,但他们的坚持和创新依然值得期待。从Siri到Knowledge,再到Copilot,苹果正在逐步构建一个更加智能的AI生态。虽然目前的AI体验还有提升空间,但苹果的布局已经为未来的智能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