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工具带来哪些机遇?彭志强怎么看这场变革?

2025-10-19 08:50:02 作者:Vali编辑部
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AI技术商业化落地的路径、投资策略及中美竞争格局,核心观点可总结为以下几点: --- ### **1. 极致化结果导向:AI应用的核心逻辑** - **从工具到结果**:传统AI应用以“工具导向”为主(如SaaS),企业通过提供工具收费,但客户仍需承担组织隐性成本(如培训、维护)。而**极致化结果导向**(Result-as-a-Service, RaaS)强调以结果为核心,企业直接为客户提供价值,如Sierra通过按工单收费替代软件销售。 - **降本增效**:RaaS模式要求创业者深入理解行业痛点,将复杂任务转化为简单交付,解决客户隐性成本,例如世航智能用机器人清洗船舶,替代传统人工,降低安全风险和成本。 --- ### **2. AI RaaS模式的挑战与优势** - **难度与回报**:RaaS模式需创业者兼具AI技术能力与行业洞察,需“上得了厅堂,下得了厨房”,既能搞定大客户,又能高效执行任务。相比工具导向(如卖机器人),RaaS对创业者要求更高,但利润空间更大。 - **案例对比**:KoBold通过AI技术抢夺全球优质矿产,从工具公司转型为矿业资产公司,凸显RaaS模式的潜力;而中国多数企业仍停留在SaaS收费阶段,未能抓住结果导向的商业价值。 --- ### **3. 中美AI应用落地的差异** - **硅谷领先**:硅谷创业者注重“最少且最好的人干最重要的事”,以关键任务和人才为核心,商业化成熟度高,如Notion通过C端免费策略实现100亿美元估值。 - **中国优势与短板**:中国在部分领域(如DeepSeek)表现突出,但整体上仍需提升对“结果导向”的认知。中国创业公司常铺开摊子,忽视聚焦关键任务,导致产能过剩、客户不买单。 --- ### **4. 投资策略的转向** - **出手频率加快**:AI应用门槛较低,投资金额减少(几百万到几千万元),出手频率高于硬科技(如半导体)。但投资标准更严苛,优先支持极致化结果导向项目。 - **项目筛选标准**:拒绝工具导向的“炮灰”项目,要求创业者快速验证商业模式,如世航智能需在一个月内完成投资决策,推动其成为“AI包工头”。 --- ### **5. 对创业者与投资者的启示** - **创业者需转型**:从“技术公司”转向“结果交付者”,将AI能力转化为优质资产或IP,而非仅提供技术服务费。需下决心做“包工头”,为结果负责。 - **投资者需聚焦**:在细分赛道中寻找极致化结果导向项目,快速投、快退出,抢占有限的“低垂果实”(如优质矿产、高价值客户)。 - **中美竞争格局**:中国需借鉴硅谷的创业文化,提升对关键任务和人才的掌控力,加速AI应用落地。 --- ### **总结** 文章强调,AI商业化的核心是**从“工具”转向“结果”**,通过RaaS模式解决客户隐性成本,实现降本增效。中美在技术与商业化路径上各有优势,但中国需加快对极致化结果导向的认知,推动创业者和投资者聚焦关键任务,才能在AI浪潮中占据先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