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rplexity和Gemini免费用起来?AI工具抢跑,这波福利不容错过?

2025-10-19 09:20:21 作者:Vali编辑部

AI产品的补贴大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。

Perplexity在最近放出的推广码中,新用户和特定群体可以轻松获得一年Pro会员资格。这项优惠虽然目前已失效,但足以说明AI行业正在通过补贴争夺市场。类似的策略也出现在OpenAI的Team会员首月1美元的促销中,5个席位的组合让人均成本仅需14元人民币。

在更广泛的层面,谷歌的Gemini计划直接为美国学生提供15个月的高级会员服务,价值约300美元。Cursor则面向全球在校学生推出免费Pro会员,这些举措让AI领域的补贴竞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规模。

这场补贴战让人想起2014年滴滴与快的的烧钱大战,也重现了2018年美团与饿了么的激烈竞争。如今,AI行业的补贴战已经演变为硅谷科技巨头与独角兽企业之间的较量。Perplexity的估值在一年内从5亿美元飙升至90亿美元,其2025年6月的融资传闻甚至暗示估值可能突破140亿美元,这背后是贝佐斯、英伟达、软银等重量级投资人的支持。

但这些亮眼的数据背后,是ARR(年度经常性收入)指标的支撑。这个指标本是SaaS行业的标准,却在AI领域变得有些虚幻。行业观察者指出,AI公司的收入波动性远超传统SaaS企业,许多早期收入来自大客户实验性订单或短期促销,难以形成稳定的经常性收入。

补贴策略因此变得更具策略性。通过首月1美元、高额返佣、免费赠送等方式,AI企业能在短期内快速提升月收入,再乘以12得出ARR数据。这种"数字游戏"在融资PPT中效果显著,但一旦补贴停止,虚高的ARR可能瞬间崩塌。Perplexity去年创造3400万美元收入,却在AI模型和云服务上消耗了5700万美元,折扣金额接近订阅销售额的一半,这反映出AI创业公司当前的生存状态。

不补贴就等死的焦虑让创业者们不得不投入重金。Cursor的估值从4亿美元暴涨至近100亿美元,但其面临的竞争压力同样巨大。微软的GitHub Copilot、OpenAI收购的Windsurf、Anthropic的Claude Code,以及Codeium、v0等新兴力量,让AI编程市场成为红海。Perplexity每天3000万次查询看似不少,但谷歌的每日搜索量是它的900倍,OpenAI的搜索量更是它的25倍。ChatGPT的付费用户早已突破千万,而Perplexity的付费订阅用户仅约24万,2024年营收6800万美元中,近一半被折扣和促销活动消耗。

大厂的补贴力度更显凶猛。谷歌直接为美国学生提供15个月的Gemini Advanced会员,价值300美元。OpenAI的Team会员首月1美元,5人共享几乎等于白送。这些巨头还在不断强化免费版功能,像ChatGPT、Gemini等产品的免费档正在逐步开放深度搜索等原本需要付费的功能,这进一步提高了创业公司的竞争门槛。

大厂的生态优势同样不容小觑。谷歌的Gemini深度整合进Gmail、Docs等全家桶,微软把Copilot塞进Office。创业公司只能在夹缝中寻找机会。有趣的是,Perplexity创始人曾表示要做"无广告搜索",但去年11月开始测试广告,这或许是商业现实下的必要调整。

产品同质化现象也愈发明显。Perplexity使用OpenAI和Anthropic模型,Cursor同样依赖这些底层API。当大家都在调用相同的技术,产品体验的差异逐渐缩小,竞争焦点自然转向价格和补贴。这与当年网约车、外卖大战的模式如出一辙,当产品难以形成绝对壁垒时,市场竞争演变为资本消耗战。

投资人的耐心和资金总有尽头,届时这些公司的出路可能面临被巨头收购或寻求合并等选择。对普通用户来说,现在却可能是体验AI工具的黄金期。持有美国高校EDU邮箱的用户可以享受多款热门AI工具的免费或大幅优惠体验,包括ChatGPT Plus、Gemini Advanced、Claude Pro等。

此外,几乎所有产品都提供新用户免费试用,老带新推荐计划等路径,让用户体验完整功能变得简单。但这种好日子能持续多久?网约车补贴退潮后,打车反而更贵;外卖补贴退潮后,配送费、包装费等悄然上涨。AI会不会重演这一幕?当市场格局趋于稳定,竞争强度下降,现在20美元的会员会不会变成50美元、100美元?

这场AI补贴竞赛的最终走向,是创业公司的绝地反击还是巨头的收割游戏?时间会给出答案。在那之前,记得把该领的会员都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