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助手能搞定微信、图片、文档?交给它安全吗?Fellou体验告诉你答案!
差不多一个半月前,我第一次接触到Fellou这个工具,算是和AI浏览器类的产品打了个照面。当时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一个新奇的尝试阶段,但没想到这次接触会成为我后续使用AI工具的起点。
AI圈子里总爱给新事物贴标签,像"Agentic Browser"、"Browser for Agentic Search"这样的术语层出不穷。这些称呼之间差异有多大,就连经验丰富的从业者都得琢磨半天才能说清楚。不过对我来说,这些术语的差别没那么重要,关键还是看它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。
第一次用Fellou时,我让它帮我发了一条X动态。那种感觉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变成了现实,特别有代入感。但之后就因为系统卡顿问题搁置了,我的M4 MAX电脑经常被它卡到动弹不得,连关机都成了难题。
直到上周看到更新到2.0版本的推送,才重新打开它进行测试。整体体验比之前有了明显提升,现在更愿意继续使用这个工具。
第一个感受是操作自由度很高。
这种体验最直观。我可以让它完成各种任务,比如让我在小红书下载5张情绪感的照片。整个过程它会先分析需要什么工具,然后制定步骤,再逐步执行。整个流程清晰可见。
图例1显示了它完成任务的全过程。下载完成后,直接在默认路径里就能找到文件,文件名后加.png就能打开。整个操作耗时12分钟。
再比如让它记录今日事项,打开飞书文档输入"开会"。它会一步步操作,遇到登录时会请求扫码。图例2展示的是完成后的效果,耗时14分50秒。
虽然没在其他Agent上测试过类似任务,但我觉得这个时间既不算快也不算慢。相比人类来说,这样的任务确实简单,但Fellou完成速度比之前有明显提升。
第二个感受是它很懂用户需求。
信息爆炸的时代,每天要处理的信息量实在太大。哪些是重点,哪些可以忽略,成了困扰很多人的问题。
图例3显示的是打开论文时自动弹出的摘要。只需点一下,就能得到完整总结。无论是视频、论文还是博客,任何需要浏览器访问的内容,都可以先让Fellou帮你筛选,再决定是否深入阅读。
第三个感受是它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。
浏览器作为信息入口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。Fellou不仅具备传统浏览器功能,还能操控电脑完成复杂操作。
比如让它打开Chatwise发送"你好",整个过程耗时1分7秒。虽然和人类相比还是慢,但和它自己比已经进步不少。AI最不缺的就是学习速度。
更重要的是,Fellou把浏览器提升到了新高度。搜索网页、聊天对话、读写修改本地文件,只需要在浏览器里输入简单指令就能完成。这种整合能力让人感到惊喜。
我用它测试了微信和工作软件,都成功完成。虽然没人能预知AI发展最终形态,但Fellou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这种工具的出现,正在改变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。
从最初的卡顿体验到现在的流畅操作,Fellou的进步显而易见。它不再只是个工具,更像是一个能自主思考的智能助手。这种转变让很多用户开始重新审视AI工具的价值。
在实际应用中,它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,更能在信息筛选、任务执行等方面带来实质性帮助。这种能力对于需要处理大量信息的用户来说,无疑是个福音。
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像Fellou这样的工具还会持续进化。它们正在从简单的功能扩展,向更深层次的智能交互发展。这种趋势值得期待。
总的来说,Fellou的2.0版本在用户体验上有了明显提升。它既保留了工具的实用性,又展现出智能助手的潜力。这种平衡让它在AI工具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。
对于正在寻找高效工作方式的用户来说,Fellou提供了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。它的出现,让我们看到了AI工具在现实应用中的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