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冒泡鸭”玩不下去了? 转型Agent,未来会怎样?
在AI技术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的当下,不少企业都在尝试将智能产品推向消费市场。阶跃星辰作为大模型领域的"六小虎"之一,其C端AI应用的调整引发行业关注。这家成立于2022年的公司,在2024年经历了从产品布局到战略重心的多重转变,其决策路径和市场表现值得深入观察。
从产品线调整来看,阶跃星辰在2024年Q4做出了重要决策。原本主打的角色扮演类Agent产品"冒泡鸭"停止大范围投入,团队整体合并至对话类产品"跃问"。这个变化意味着公司正在从多线并行的策略转向聚焦核心方向。目前"跃问"已更名为"阶跃AI",这个名称的改变暗示着产品定位的转变——从单纯的聊天交互转向更复杂的Agent能力。
在产品布局初期,阶跃星辰就确立了两条清晰的ToC路线。对话类产品"跃问"和角色扮演类产品"冒泡鸭"形成双线作战。同时,公司还与二次元创作平台"狸谱"建立了生态合作关系。这种布局在2024年上半年显得颇为积极,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,这种策略开始显现出局限性。
员工透露,2024年Q4前公司高层对C端业务的重视程度不亚于模型训练。CEO姜大昕曾在2024年3月明确表示,要避开传统To B模式,重点发力To C市场。这种战略选择在当时显得很有前瞻性,但现实情况却让公司面临挑战。
在具体执行层面,阶跃星辰对C端产品的投入力度相当可观。虽然每月投入不到上亿元,但几百万元的持续支出显示出公司对市场的信心。团队配置同样颇具实力,"冒泡鸭"负责人张心皓曾主导过今日头条的段子社区"皮皮虾",这种人才配置为产品带来一定优势。
然而,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很快显现。在角色扮演赛道,MiniMax的"星野"已形成稳定用户群,DAU长期保持在50万左右,比"冒泡鸭"高出一个数量级。这种差距让阶跃星辰不得不重新评估其产品策略。
2025年,阶跃星辰的战略重心开始向模型研发和ToB市场倾斜。这种调整并非简单的业务收缩,而是基于市场情况做出的主动选择。公司加大开源力度,组建多支技术路线团队,力求在不同方向上形成突破。
在ToB领域,阶跃星辰展现出新的活力。目前,公司已与Oppo、吉利汽车集团、千里科技等企业达成合作,将Agent技术应用在手机、汽车、具身智能等终端场景。这种布局不仅拓展了业务边界,也为AI技术的落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。
从市场表现来看,阶跃星辰的调整显示出企业对AI行业竞争格局的深刻认知。当C端产品陷入增长瓶颈时,及时转向更成熟的业务方向,这种策略调整在行业内并非个例。但阶跃星辰的转型路径,依然值得关注。
在AI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,企业的战略选择往往决定着市场地位。阶跃星辰从C端产品的多线并行,到聚焦Agent能力的转型,再到向模型研发和ToB市场的延伸,这个过程既是对市场变化的回应,也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新定位。这种调整是否能带来预期效果,还需要时间验证。
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,这些变化意味着未来可能会看到更多创新的AI产品。无论是更智能的对话助手,还是更自然的角色扮演体验,阶跃星辰的转型路径都可能影响AI技术在消费市场的普及速度。这种市场变化,最终将由用户的选择来评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