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iMax这次搞了个啥新玩意儿?这波操作,用户体验会翻身吗?

2025-10-20 08:15:10 作者:Vali编辑部

MiniMax作为AI六小虎之一,近期在文本推理模型领域动作频频。这家独角兽公司正在通过一系列技术布局,试图在大模型竞争格局中重新确立自己的位置。

虎嗅内部消息显示,MiniMax正在筹备半年之久的文本推理模型即将面世。这款代号为M+的模型将在发布时同步推出技术报告。虽然具体参数尚未公开,但业界普遍认为这将是MiniMax在大模型领域的重要突破。

从行业格局看,DeepSeek R1的发布让大模型厂商分成两派。选择接入DeepSeek的公司占据主流,而坚持不接入的阵营则纷纷推出自家推理模型。字节和智谱分别在4月和3月末推出产品,形成技术对抗。MiniMax则采取折中策略,国内C端应用坚持不接入DeepSeek,海外应用选择接入。

这种策略选择让MiniMax在技术路线上有独特优势。虎嗅了解到,其2025年1月推出的MiniMax-01虽然未被官方定义为推理模型,但已有开发者用其Linear架构开展深度推理实验。这为后续推出完整推理模型奠定基础。

MiniMax的布局显示出对技术路线的精准把控。在行业竞争白热化阶段,这家公司的产品节奏和战略规划展现出独特优势。有业内人士指出,虽然其推理模型发布时间稍晚于部分竞争对手,但这种节奏恰是其特色所在。

2025年上半年,大模型领域格局发生重大变化。"基模五强"概念逐渐取代"六小虎"说法,阿里、字节、DeepSeek等公司成为新晋格局中的核心力量。MiniMax在这一变化中面临关键考验,其即将推出的推理模型成为外界判断其市场地位的重要依据。

虎嗅长期观察发现,MiniMax近期有三个重要动作值得关注。首先是3月初并购AI视频初创公司鹿影科技,这为其视频模型研发注入新动力。其次是3月14日将AI应用"海螺AI"更名为"MiniMax",实现品牌战略重组。最后是Manus产品上线前,MiniMax悄然推出类Manus产品MiniMax Agent。

这些动作显示出MiniMax正在主动调整市场认知。品牌拆分策略背后是产品矩阵的重新规划,将文本模型与视频、图像等多模态模型区分开来。这种策略既保持了技术路线的清晰,又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。

MiniMax的商业化路径也颇具特色。其采用纯API模式,与高途、阅文等达成合作。例如利用语音模型还原名人声音,打造数字角色分身等应用。这种模式降低了商业推广成本,但也要求技术方案具备高度标准化。

在估值方面,MiniMax的市场表现同样引人关注。2024年3月获得6亿美元A轮融资,投后估值达25亿美元。虎嗅获悉,公司实际估值已超过这一数字。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参与多轮融资,显示出市场对其技术潜力的认可。

MiniMax的内部研发优先级也发生明显变化。DeepSeek R1的发布促使公司加快推理模型研发。从产品迭代节奏看,视频模型研发速度最快,其次是语音、文本和图像模型。这种优先级调整反映出市场对多模态技术的重视。

MiniMax Agent的推出显示出其在智能交互领域的布局。这款产品通过Chat模式和Agent智能体模式,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交互体验。这种模式或将成为其海外市场的增长点。

从技术发展趋势看,MiniMax的文本推理模型将带来新的技术突破。有内部人士透露,这款模型并非延续MiniMax-Text-01的路线,而是全新架构。这种创新可能改变当前大模型竞争格局。

在商业化方面,MiniMax展现出独特优势。虽然语音模型在现有合作中表现突出,但其在多模态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。视频模型虽然调用价格较高,但潜在市场规模更大,未来或成为主要收入来源。

随着AI商业化进程加速,MiniMax如何保持技术路线的灵活性,同时抓住关键市场机遇,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。这家公司在大模型领域的布局,正在书写新的技术篇章。